【#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_西师大版-文档资料》,欢迎阅读!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西师大版(2019)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第一句用昼和夜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画图——白天男人们下田去除草,晚上妇女们在家里搓麻线。第二句笔锋一转,孩子们天真烂漫,不懂得耕田纺织,但看着父母忙忙碌碌,却甚觉有趣,也不肯闲着,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地下学着种瓜。全诗描写了农村男女日夜劳碌紧张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品质。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犹如信手拈来。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各种感受。 (2)童孙:孩子们。 (3)未解:不知道。
第 1 页
(4)供:参加。 (5)傍:靠近。
全诗语言古朴,描绘细微,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女耕织,日夜辛劳,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渴望加入到劳动中的情趣场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村童的赞扬。
始终描绘的儿童形象天真淳朴,生动活泼。全诗既有概述,也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积极参加劳动的情景,生活气息浓郁。
读来意趣横生。同时,由于他对农民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对农民遭受官府和乡村地主的剥削,以及他们生活的困苦,在这些诗中,也有一定的反映。这是那些组诗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一个小场面。它从侧面着笔,
反映出农村中的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
场面是这样展开的,初夏,小农忙的季节。水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已经长起来了,稗草也伴随而生。这时该要耘田,即除草了。“昼出耘田”,
白天下田去除草,这在当时是男人们干的活
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吃的穿的,都靠自己生产。当时,种棉的技术还没有在中国广泛传播,穿衣是靠养蚕和种麻。阔气人穿丝绸品,穷苦人穿粗麻布。麻布的制作过程,是在把苎麻收割以后,沤在水里,
除去表皮:抽出纤维,晒干,然后搓捻成线,这叫做“绩麻”,再织成布。妇女在白天干完别的家务劳动,到晚上就“绩麻”。耘草和绩麻,做为例子,
照应到第二句的“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从诗中人物的口吻来说,自然指年轻人。诗意说:村庄里,男男女女,都不得闲。“当家”,
第 2 页
就是各司其事,各管一行。这里的意义,不同于我们现在常说的“当家做主”。除了正在劳动忙碌中的成年人以外,还有另一种人,就是本不忙碌的小孩子们。他们却以另一种方式也投入生产的热潮中了。“童孙”,指更晚一辈的小孩子们。这些小娃娃们,还没有劳动的本领,不会耕也不会织。注意“未解”这个词,是“不会做”。如果会,也就参加“耘田”、“绩麻”的劳动去了。虽然不会,他们却也不闲呆着。那末又干什么呢?农村的孩子嘛,
耳濡[rú]目染,也熟悉了成年人所于的农业活路,而且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于是三三五五,在桑树下面,学着大人的样子在种瓜呢。这是农村中常见的事情,却具有特色。在这里,不能参加劳动的小孩子们尚且这样,那末,正在担当劳动重担的成年人又是怎样忙着生产呢?
童孙种瓜的描写,虽然是从侧面着笔,却不是陪衬,而是深入。这样写, 在艺术上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热烈的劳 动生产的图景,使诗的语言,留下了强烈的韵趣。
第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ac870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