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孝道文化之我见》,欢迎阅读!
孝道文化之我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结构、人们的意识形态、交往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强烈变革。独生子女数量的大大增加,使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的家庭关系上,一些人的价值趋向、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严重滑坡。笔者痛心地看到对父母的歧视,特别是对老年父母的歧视现象屡有发生,由此产生的代际矛盾非常突出。我们的长辈需要全社会的关照与儿女的体贴。“孝”是伦理道德,孝敬父母绝非是一件小事情。为此,我们要唤起社会对“孝道”文化的弘扬,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孝道文化
“孝道”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沉淀。据史料记载,早在远古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一个小子搀扶着一个长着胡须的老者。《尔雅》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曰:“孝,善事父母者。” 段玉裁注:“《礼记》:‘孝者,畜也’。顺於道,不逆於伦,是之谓畜。”畜者,养也。由此可见,“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事奉和奉养父母的意思。
“孝”的本意是“善事父母”。孔子认为,奉行“孝”的全部过程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记》中也说:“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葬、祭是奉行孝道的三大问题。其中,重点是“事生”,是“奉养”。其次是“慎终追远”,其中包含有“送葬”和祭礼,即追念父母。我们应该继承儒家孝道基本的、合理的思想,对父母奉行孝道。
谈到“孝”,首先是“敬爱”,儒家倡导对父母首要的是“敬”。何谓“事之以礼”,“礼者,乃敬也。”礼的核心是“敬”。“敬”和“爱”是联系在一起的,尊敬父母,是一切社会形态所一贯倡导的,是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尊敬父母是孝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具体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爱父母,是在思想感情上发自内心地真诚地爱父母。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培养哺育我们长大成人。作为儿女理应奉上一颗孝子之心,使父母能够愉快地安度晚年。不敬者则视为不孝。
孝道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维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孝道伦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精髓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所在。孝道是儒学文化,是伦理道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浸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孝道不仅为中华民族所世代相传和遵从,而且也为世界各国所赞誉。在经济发达的韩国,则以无尽孝者,无立足于社会。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要倡导和睦、友爱、安定、团结的人伦之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代际关系融洽、家庭和睦、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孝道促进社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孝文化所蕴涵的家庭以及家庭伦理观念是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之一。家庭是
社会的细胞,是我们调养生息安全的港湾。孝敬父母是做子女与生俱来的、始终如一的亲情回报。只有每个家庭的和睦,才有整个社会的安定;只有整个社会的安定,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家庭的和谐,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因此要以孝文化辐射整个社会,培养全社会孝心,弘扬孝德,推动孝文化的发展。
二、倡导孝道
孝道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之精华。“孝”能够派生出许多健康的社会规则,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孝道不同于社会公德,孝子应该在道德需要的最高层次上去实现对父母的 “孝”,这是符合社会文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形成了人的精神的内在需要。孝道涉及一个人思想品德和言行,最基本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付出,是用真爱去孝顺父母。孝道,是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是尽心尽力奉养父母的德行。孝道的实际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从根本上讲,孝,是人类返本报恩、敬本心理所使然。我们民族提倡“士有百行,以孝为先”的道德规范,用子女的孝,使父母从生活到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安慰,感到幸福和自豪。
孝道的本质是感恩。百德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在我们心里应一直蕴藏着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这种亲情关系世代相传,是维系中华民族特有的代际情感的纽带。虽然时间在推移,但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不能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诗句,使我们更加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给予儿女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亲情血浓于水。我们在一天天地长大,父母在一天天地变老,当我们不能在父母身边陪伴时,要常回家看看 。善待父母,敬养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维系血脉交融的子女与父母的深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积极倡导宣传孝道文化,加强孝亲敬老教育,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家庭和谐,代际关系融洽,进一步促进建立在家庭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稳定。
三、以人为本,提高人口文明素质
我国孝道文化历史悠久,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进程,是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需要依法治国,而且需要以德治国。提高人口文明素质,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中,首条就是孝敬父母。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有39519万家庭。家庭安宁促进社会稳定,而孝正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家庭和谐的重要保证。孝道是和睦之家的前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国有许多孝道故事被广为流传。早在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鹿乳奉亲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国人一向讲究孝义为先,以“尊老”为荣,孝敬老人是人类生息繁衍的亲情之爱,是家和万事兴的重要根基。开展尊老敬老的宣传教
育应引起社会各方面普遍重视,把孝文化列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宣传内容。在家庭的启蒙教育中,从幼小的心灵进行这方面的熏陶,使孩子从小就懂得以孝敬老人为荣,瞻养父母是一种神圣的义务。在学生中宣传“忠、孝、礼” 等传统伦理道德,培养良好道德行为和高尚孝道情操的一代新人。在整个社会实现国家在社会上扶助老年人,公民在心目中敬仰老年人,儿女在家庭里孝敬老年人,营造全社会崇尚孝道、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谐的社会氛围。
父母中有年青人、中年人,还有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父母,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处在社会发展的边缘地位,容易受到社会的排斥,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益,实现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怀、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家庭对老年人的体贴。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的尊严,使老年人真正同其他社会成员一起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老年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定守护者和传播者,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阅历深,能够将更多的经验传给青年一代,能够帮助年轻人做出合适的决定和选择。弘扬孝道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确立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尊重的人文精神,在全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积极地投入和亲切的关怀,注重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解除其心理的孤独及其他一些负面情绪影响,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综上所述,孝是人间一种高尚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功能是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它对家庭和睦、相亲相爱共享天伦之乐和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要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既是人们外在的道德规范,也是人们内在的主观意识。
中国是崇尚文明的礼仪之邦,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敬仰父母、善待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在全社会大力传承孝道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融洽代际关系,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7a7adc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