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 教案

2022-12-13 23:08: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万重山漫想 教案》,欢迎阅读!
重山,教案


过万重山漫想



一、.解题

1万重山:三峡,这里山势险峻,万山重重。

李白有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漫想就是随意的,不受约束的畅想,托物而言他。 3、三峡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二、课文层次 提示:作者是从那些段落开始漫想的,又是在那个段落停止漫想的?掐头去尾。中间部分,看看,都漫想了什么?主要篇幅,漫想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剩下的漫想了其他。这样,就可以把文章分成四个大的段落。

第一部分(1):写作者对三峡的神往。

第二部分(2-----9):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

第三部分(10-----13):漫想三峡第一次出现,以及许许多多的第一个,并由此,想到人类发展历史

第四部分(14----15):船过三峡,回到现实,呼应开头,收束全文。 三、课文分析 (一)、第一部分

1、读第1段,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突出对穿过三峡向往已久,机会可贵。 (二)、分析第二部分

1、读第2节,鉴赏34句,写景的句子,看有什么作用? 远近结合,侧面描写,比喻手法。

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运用比喻手法,写具有神奇色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

作用:

①表达作者的惊喜之情

②触发作者的联想,为下文漫想作铺垫 2、第2节,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本节最后几个问句,设置了倘恍迷离的意境,引起人们的遐思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漫想”

3、读第3段,作者说,自己面对“奇景”,没有了辞藻,“头脑里一无所有”,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说?

作者欲擒故纵,暗示,下面的内容并急于写景。

作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并由此转向写思绪,开始漫想。并由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3、读第5段,想一想,作者引用资料,想说明什么?这样引用资料,有什么好处(给读者什么感觉)?

这段资料,想说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在什么时候。——结论:春秋战国之前(周朝。 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

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 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

4、读第6段,这一段想说明什么问题?用了什么资料?为什么要用一个南宋的资料 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结论:独木船。

作者用了对比,或者说对照的写法。南宋画家夏圭的《巴船下峡图》,船很大,但还是很危险,让人惊心动魄。那么,春秋战国之前,交通工具不发达,是原始的“独木船”。



1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虽然让我们“难以想象”还是“毫不含糊”地穿过了。这样,就讴歌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古人,超凡的勇气。

5、学生读第7段,作者为什么又要写那些半路折回,不敢穿过三峡的人? 通过对比,表现穿过三峡的人,从容、坚毅,讴歌了他的自信和决心 这个人,面对的有物质条件的困难,也有舆论的阻力,精神方面的障碍。 微微一笑……”,形象生动,更突出了他至刚至勇的精神。

6、读89两段,作者漫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想法,连用了许多问号,还有几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有什么作用?

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增加了句子的气势;深刻地表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勇敢。 他对面前的艰险一无所知,他明知有险阻,却义无反顾,置之度外,不为困难所吓倒。 7、用文章的原句回答,他的动力是什么? 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三)、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11013段,思考,如果说,10段写了三峡的出现,三峡的历史那么,11段写的是什么? 人类的出现,人类的历史

2、第11,用了四个第一个,写了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排比句是,回顾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说明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探索,创新。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向未知领域不断进军的过程。 312段,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艰险的,但向前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 4、理解句子

1)、第10段,划线1

明确:联想江水凿开三峡,突出了自然的力量,表达作者的惊叹之情,歌颂了人类将长江变成跨下坐骑的大无畏精神和巨大能量。

2)第10段,划线句2

作者将人类历史比喻为飞鸟,说明作者此时对人类历史有了清楚的认识。 3)第12段,历史的脊梁指哪些人?作者歌颂的是什么精神?

脊梁指在人类前进中,敢于挑战困难,战胜挫折的开拓者;作者歌颂了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 5、第13段,旨在说明什么?从这一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这一段,写了首创精神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不断开拓领域,探索成功,为子孙后代做榜样。

本文写于1980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里没底,思想比较保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鼓励大家大胆创新、大胆尝试。

(五)分析文章第五部分

1、读14段,思考,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4段,景色描写,“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 令人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语意双关,说明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尝试之后,最终会走上坦途。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读 15段,思考这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并理解,“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含义。 呼应题目,回到作者漫想的终点。

曾经感到的是:通过艰苦探索,领略了无限风光。 未曾感到:今人的开拓远胜于古人。

思考题:想一想,你从课文,得到什么启示?在作者笔下的三峡,仅仅是自然的三峡吗? 本文由实到虚,三峡既指自然界中的三峡,也指江水开辟出来的一条通道,代表着绝处逢生。同时,又象征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未知领域;需要探索的领域。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2eeccc4b35eefdc9d333e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