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明朝俸禄》,欢迎阅读!
明朝俸禄
洪武二十年九月,太祖发现前定薪俸数量如按月发放需用斗升来量,非“示朝廷忠信重禄之道”。因命户部更定百官月俸,计算单位只许用石或斗。
表1官品 时间 洪武四年 洪武十三年 洪武二十年 米(石) 米(石) 钞(贯) 月米(石) 岁米(石) 正一品 900 1000 300 87 1044 从一品 750 900 300 74 888 正二品 600 800 300 61 732 从二品 500 700 300 48 576 正三品 400 600 300 35 420 从三品 300 500 300 26 312 正四品 270 400 300 24 288 从四品 240 300 300 21 252 正五品 180 250 150 16 192 从五品 160 170 150 14 168 正六品 100 120 90 10 120 从六品 90 110 90 8 96 正七品 80 100 60 7.5 90 从七品 75 90 60 7 84 正八品 70 75 45 6.5 78 从八品 65 70 45 6 72
正九品 60 65 30 5.5 66 从九品 50 60 30 5 60 (资料来源:《明太祖实录》卷60,卷130,卷185)
分析上表可知,洪武十三年与洪武四年相比,无论哪一品级,其俸米数量皆有很大提高,但增长比率却高低不同。比率最高的为正、从三品官,分别为50%和67%,比率最低的从五品官仅为6%,其余品级从10%至40%不等。需要指出的是:因洪武八年大明宝钞的发行,此次定制中又增添了俸钞一项,如按洪武九年规定的“钞一贯,抵米一石”的钞米比价来看,大多数官员的薪俸竟然增长了一倍还多。如此考虑,洪武十三年后当为官员生活较为充裕的一个时期。洪武二十年的薪俸基准与洪武十三年相比,官员月俸的数量以石和斗来衡量,其数量大为减少,不仅俸钞没有了,而且在将岁禄折算成月俸的过程中取值偏低,以至于大多数官员的月俸如按年计算,反倒低于洪武十三年的数额。由此,洪武二十年后官员的薪俸重又降低。洪武二十五年,重新规定了官员的品级,但各级官员的薪俸数量并没有变化。此后历朝相沿,遂为定制。
除本职薪俸外,有些官员还领取兼职之俸,或二俸,或三俸,得此殊荣者多为朝廷重臣。就他们而言,与其把它看作个人经济收入的增长,莫若将之视为皇帝赐予的一种荣耀,能够得到这种显示恩宠的旨意,其心已足,因而常常有坚决辞谢者。
二俸之例于洪武年间已有,如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嫡孙允炆为皇太孙,“于是命冯胜、傅有德、李景隆、蓝玉、詹徽、茹瑺、任亨泰、杜泽、楚樟、唐铎、杨靖皆兼东宫师傅等官,并给俸。”二十六年春正月,“以刑部尚书杨靖兼太子宾客,并给兼官之俸”。这一记载证明了两个问题:一、以上《明大政纂要》所记各人并非同时任命;二、“并给俸”的意思是“并给兼官之俸”,即以上各人俱支二俸。以后历朝俱有此种恩典,如洪熙朝的蹇义,“仁宗皇帝初嗣位,一切政议,预者三四人,而公居首,进少保兼吏部尚书,二俸俱支。”(卷2,蹇义墓志录)正统间的王骥,景泰易储之际的东宫公孤官等。
兼支三俸者,如永乐年间的夏原吉食太子少傅、少保及尚书三禄,以其“固辞,乃听辞太子少傅”禄。[4](卷18,成祖)洪熙朝的黄淮、杨士奇、杨荣、金幼孜俱支三俸。嘉靖年间的严嵩兼支正一品、尚书及伯爵三禄、凡此不等。
二、官员薪俸的折色及其演变
洪武二十年确定的薪俸基准成为有明一代的定制。然而,在薪俸发放过程中,表面看其数量俱遵祖制,实际上不仅折成各种物品,而且在折色时完全按照朝廷的需要任意规定其比例。如此一来,明代官员的薪俸制便显得繁琐复杂。
(一)米折钞
(二)折支胡椒与苏木 (三)折支绢布与衣服 (四)折支盐茶与其它 (五)折支银两
(六)明中后期官员俸给的折色规范
明代官员薪俸经历了前期的折色变化后,至明中后期渐趋规范。其中,“凡官员俸给,有本色,有折色。本色三:曰月米,每月一石;曰折绢米,岁两月;曰折银米,岁十月。后定绢一匹折银七钱。折色二:曰本色钞,曰绢布。折钞后又分上下半年之例,上半年支本色钞锭,下半年以胡椒、苏木折钞关支,后又以棉布折支。每俸一石,该钞二十贯;每钞二百贯折布一匹,后又定布一匹折银三钱。其本色钞锭不敷,或将赃罚、广盈等库附余绫罗绢布衣物等件折支。”
表2官品 岁俸 本色俸 本色俸内 折色俸 折色俸内 (石) (石) 实支米(石) 折银数(两) (石) 折银(两) 折钞(贯) 正一品 从一品 正二品 从二品
1044 888 732 576
331.2 284.4 237.6 190.8
12 12 12 12
204.82 174.79 144.76 114.73
712.8 603.6 494.4 385.2
10.69 9.05 7.41 5.77
7128 6036 4944 3852
正三品 420 144.0 12 84.70 276.0 4.14 2760 从三品 312 111.6 12 63.91 200.4 3.00 2004 正四品 288 104.4 12 59.29 183.6 2.75 1836 从四品 252 93.6 12 52.36 158.4 2.37 1584 正五品 192 75.6 12 40.81 116.4 1.74 1164 从五品 168 68.4 12 36.19 99.6 1.49 996 正六品 120 66.0 12 34.65 54.0 0.81 540 从六品 96 56.4 12 28.49 39.6 0.59 396 正七品 90 54.0 12 26.95 36.0 0.54 360 从七品 84 51.6 12 25.41 32.4 0.48 324 正八品 78 49.2 12 23.87 28.8 0.43 88 从八品 72 46.8 12 22.33 25.2 0.37 252 正九品 66 44.4 12 20.79 21.6 0.32 216 从九品 60 42.0 12 19.25 18.0 0.27 180 (资料来源:《明会典》卷39,《户部二十六·廪禄二·俸给》) 分析上文及上表可以看出,明中后期官员的本折色有如下变化:
一、官员无论品级高低、俸粮多少,每人每月关支之米皆为一石,一年仅十二石。其余皆为折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296e2dbd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