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述评》,欢迎阅读!
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述评
摘要:移民是一个边缘群体,其与环境关系的变动性更为频繁,使其对自身的认同更容易产生焦虑感和危机感。社会认同理论是对群体行为做出的解释,是研究群体关系的最有影响的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认同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其次梳理了早期国内外移民社会认同的研究,最后分析了移民社会认同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社会认同 移民社会认同 群体行为 一、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
社会认同理论的产生是为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中心主义、现实理论冲突和认知分类的。Tajfel和Tunner(1979)最早提出社会认同理论,他们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属于某些社会群体及其带给自身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的了解。Tajfel(1981)认为社会认同经历了三个基本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Ellemers (1999) 将社会认同分为三个成分,一是意识到自己属于某群体成员的自我分类,二是对自己所在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也称为群体自尊,三是成员对群体的情感承诺。积极的区分可以提高群体自尊,不能对内群体进行积极区分或感受到认同威胁都会激发群体间的歧视行为(Abrams,1998)。
我国对于社会认同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群体的社会认同现状进行的。张爱淑 (2006)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女性管理者社会认同均衡,以及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方面的问题。林瑞芳 (1998) 对香港青少年的认同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较弱,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较为强烈。李友梅 (2007) 认为社会认同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表现为社会成员的共同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
在社会认同理论中,社会比较是社会认同中的重要方面。认同威胁主要存在于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中,因为社会中的低地位群体长期遭受负面的评价(Daly,1998)。王沛(2007)认为社会认同威胁是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群体的个体不承认自我所属群体身份,表现为心理上的疏离感、剥夺感与自卑感。当群体成员意识到社会认同威胁,主要的两类反应是:离开所属群体和尝试改变群体现状。Tajfel 和 Turner (1985) 为此提出了三种策略,即社会流动,社会竞争和社会创造。
二、国内外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移民社会认同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认同、群体认同和地域认同等方面。 1、文化认同
Ward(2001)认为,对移民来说,不管他们原有的文化如何,都必须适应新文化环境,这种观念会影响他们的认同过程。他们在新环境下形成的认同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如穿着、饮食、交往的人群、坚持的价值观,以及适应新文化与当地人的策略等。文化适应发生在不同文化的人组成的不同群体持续发生交往时,但文化适应并不意味着同化会自动发生。Park(1914)采用三阶段模型,即交往、适应与同化的分析认为,由于移民会学习适应优势群体,文化同化的过程在联姻和合并中最终形成。
社会和环境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新移民在文化认同过程中的策略,因此,文化认同策略具有选择性,体现为参与群体间交往的个体能决定他们希望放弃他们文化中的哪些要素,以及他们希望整合哪些来自新文化的文化要素(Padilla等,2003)。Berry(1980)将文化认同的心理过程分为四种类型:同化、整合、描绘
和文化分离。文化认同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正如Berry(1997)所说,新移民并不总是能自由地采用他们喜欢的文化认同策略,本地文化对新移民的期望很可能影响移民的文化认同调节。新移民群体受到的歧视越多,他们就越可能认同自己的传统文化。Triandis(1986)发现,移民群体在新环境中的权利越多,他们会越少适应新文化的规范,甚至在相同的地理政治环境中,不同文化的环境适应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认同结果。 2、地域认同
地域认同是用来分析社会行动者与习俗过程之间关系的概念(Paasi,2001)。换句话说,地域认同是对地域成为制度化过程的一种解释,是各种领域地界、象征和制度形成的过程。Susan(2001)认为,人们可以通过理性的考虑,选择其地域认同,但这一过程是一个潜在的、缓慢的社会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地域认同的建构分为四种类型:强制性身份、想象性身份、实质性身份和身份取法,分析了人们认同一个新地域的内在动力机制。
地域认同的表现形式在全世界随处可见,并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地域认同视作经济的构成和文化的、政治的实践和论述。Keating(2001)认为,地域认同在作为社会、政治空间的地域组成中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奥苏,阐明认同包含什么以及它如何影响集体的行动、政治很困难。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社会认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移民的群体认同和地域认同方面。城乡移民包括主动移民的农民工和被动移民的群体。 1、群体认同
这是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带来的群体认同问题。因户籍制度的存在,带来了城市人与农民,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区分。许多学者的研究显示在社会建构过程中农民工的身份改变是被动的、模糊的,具有“双重边缘”的自我认同。郭星华(2004)的研究表明,新生代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正在逐渐增大,他们缺乏主动介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并且感觉与城市生活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日趋隔离,社会距离的增大使得民工群体自愿选择结成自己的社交网络。彭远春
(2006)的研究也表明,明确认同农民身份的农民工占很少部分,较大比例的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呈模糊认同的状态,且这一比例还在扩大。唐斌(2002)认为这种中间身份是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的外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融入城市体制和生活体系,同时又不愿意或无法回归农村,因此造成“双重边缘人”的自我认同。
在制度上解决了户籍问题的新移民仍可能存在群体认同问题:群体认同错位。对失地农民的研究表明,其群体认同出现了拖延,形成了“认同失调”现象。张海波(2006)的研究表明,失地农民在户籍身份上转变成了城市人,但在生活方式、处事习惯仍然觉得自己是农民,即自我身份认同的非统一性。这是由于被动城市化过程中导致自我认同转换滞后于物质环境变化,并受环境影响阻碍了自我认同的转换。
2、地域认同
城市新移民特别是农民工,他们与流入地没有过多的交往,对流入地社会的组织参与和认同程度不高。胡兆量(1997)认为,多数农民工把所在地作为临时栖息地,对城市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米庆成(2004)认为,无论农民工从事的具体职业是什么,他们的城市认同度不高,即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在地域上有强归
属,而在群体上表现为弱归属。田凯(1995)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对流入地的认同依赖于对自己朋友圈的认同,他们对城市的归属、留恋,决定于自己对老乡、朋友等关系构成的精神层面上的归属。在较低的城市认同与不断减低的乡土认同之间,农民工最终表现出回归家乡的归属倾向。
有实证统计显示,个体特征在不同阶段影响城市认同结果。以农民工为例,对于已经进城工作的农村劳动力来说,他们的个人特征几乎不影响其城市化意愿。对于已经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影响其城市化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水平和年龄。李强(2003)的分析结果表明:越是教育程度高的,越是女性,越是距离家乡远的,越是在家乡时生活水平低的,越是来城市时间长的,越是在城市挣钱比家乡挣钱高出越多的,越倾向于不回家乡,形成以定居(城市)为生活目标的人群。
三、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趋势分析
在研究对象上,我国目前关注的移民社会认同研究集中在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群。但是,国内移民的另一批人群——新社会阶层一直未受到关注。因此,在研究对象方面应扩大到这类人群。
在研究内容上,国内的研究主要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探讨迁入人群的群体认同和地域认同,而较少涉及到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今后的研究应关注迁移行为带来的社会特征的变化而导致的社会认同问题,并且在研究中应注意城市之间的不同内涵,而非简单的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在研究方法上,当前的研究侧重定性研究和分析上,社会认同理论是可以评估的,因此,今后应增加定量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
[2]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郭星华,从乡村到都市: 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第3期,2004
[4]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社会学研究》第6期,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194f86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