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欢迎阅读!
浅谈同课异构的“异”和“同”
作者:王耀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2年第4期
王耀松
2010年11月,江苏省天一中学举行了“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活动,邀请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前来开课,聚焦课堂艺术,可谓精彩纷呈。仅语文课就有江苏省天一中学的卫晓燕、江苏省常州中学的程代军、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陈莲香老师,共同执教刘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
三位老师面对众多听课老师,陌生的学生,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风格,现概述如下。
卫老师通过文本分析“证据”,结合刘亮程《村庄的事情》《扛着铁锨进城》等文章片段,得出结论:物质的证据——证明以往的生活;内心的存在——精神的家园,拒绝精神的荒芜。进而联系现实,让学生与本单元其他怀乡的文章比较,谈“这样的笔触,这样的主题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后,师谈自己体会:沉静、谦卑的情怀看社会、人事。最后以作家李锐的评价结束全课。
程代军老师通过对文本的范读和学生接力朗读,让学生寻找“证据”,院墙、草、土墙、圈棚、炉灶、房子 ——作者自证;通过反问“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明确否定“我曾经生活过”——无证。教师引用了三则材料来说明自证是困难的。引入黑泽明的《罗生门》,来说明“何处觅真相”。结论:道德层,不可靠。引入沈天鸿的《邂逅》:没有人能将我们的邂逅证明。结论:回忆层,不可靠。引入心理学家韦斯克兰茨的分析来说明虚假记忆的产生:信息之间自动的组合,导致不真实的回忆,就是虚假记忆。结论:科学层,记忆不可靠。明确:外在的生存——物质证据——村庄;内心的生存——精神证据——家园。意图从哲学的层面引发学生思考,生存的过程就是虚无的过程。并以相关图片佐证:“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已经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陈莲香老师将本课放在单元主题“月是故乡明”的背景下,通过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学生看课文,寻找有关“证据”的语句,归纳这些证据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出这些句子,教师读4-6段,师生共同解读“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得出结论:证据——情感——内心的生存。生齐读第7段,思考证据的意义,师明确:证据消失,无尽的感怀。师引用刘亮程的话,“故乡,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点明证据的意义。总结课文后,让学生探究“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最后拓展延伸:请唤醒你沉睡的记忆,回忆15年来生命中的某个片段、场景、异象、细节、情感,仿照第四段的文句写一段话。学生展示,老师展示人大附中学生写的片段和自己写的片段。
可以说,作为一次展示课,三位老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实力,的确达到了“异构”的目的。这通过上述的简介不难看出,这里不再赘述。
然而,在“异构”的同时,这种展示课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教师个人才华的展示,在缺乏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教学设计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不过是配合教师“表演”的配角而已,课堂教学中一些应该共同追求、共同遵守的东西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所以,在“异构”的同时更要追求“同”,这些“同”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共同追求的原则。笔者以为我们从备课到上课还应该遵循以下共同的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fa3b7a0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