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的由来与定义

2023-03-02 12:29: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都市农业的由来与定义》,欢迎阅读!
由来,定义,农业,都市


都市农业的由来与定义



1.1 都市农业的由来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从世界上看,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之为都市农业。日本的都市农业可以分为形成期、顶峰期和转换期三个时期。①形成期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都市农业研究与实践主要局限在几个大都市里,属初级阶段;②顶峰期主要是指1953年日本实施“町村合并促进法”后,扩大了都市区域范围,特别是60年代初,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之后,近郊地区城市化进展加快,客观上为都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转换期,随着日本的经济发展和都市开发,造成都市近郊农业用地和农业劳动力锐减,都市农业以经济为主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都市农业在其他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本的都市农业迎来了功能转换期时代。

一般认为,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1994年上海市政府就提出建立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的构想。成为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规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展规划纲要中的城市。1995年上海市和日本大阪府开展都市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并于1996年在上海召开了“上海市—大阪府都市农业国际研讨会”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厦门等地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无论其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诸学派各有己见,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这是因为都市农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最主要的是都市农业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

为弄清楚都市农业的定义,有必要回顾及整理都市农业的研究史,以便究明都市农业理研究的系谱,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学说。

(1)日本地理经济学家青鹿四郎学说: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见于日本学者青鹿四郎著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当时青鹿四郎给都市农业作了以下的定义:所谓的都市农业是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等的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即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影响。主要经营:奶、鸡、鱼、鲜菜、果树等,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程度很高,同时又包括稻、麦、水产、畜牧等的复合经营。都市农业的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的23倍。



(2)农政经济学家桥本卓尔学说:6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城市等发生了激烈变化,桥本卓尔对都市农业的定义作了以下的归纳:①都市农业是都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农村受城市膨胀的影响,或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受席卷而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②都市农业是被都市包容的、位于都市中的农业。③都市农业是最容易受城市扩张的影响,但又最容易受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带来的益处,因此都市农业是双重意义上的“最前线”的农业。④都市农业是城市建设发展占地和居民住宅建设占地等同时并存、混杂、相嵌的农业。⑤都市农业如果放任自流就有灭亡的危险,因此都市农业是需要加以有计划保护的农业。 (3)美国经济学家E.F.休马哈学说:美国经济学家E.F.休马哈对都市农业作了以下3点概括:①人类是自然界中脆弱的一部分,农业可以将城市人同自然界连接起来。②可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③生产粮食等的原料,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

(4)我国农经界的一些主要观点:我国研究都市农业的历史不长,实践都市农业的地区






也主要局限于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东部沿海的一些大中城市。我国农经界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①都市农业是一个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它包括都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②都市农业是个动态性的地域经济概念,而不是静态性的地域经济概念。都市农业是随经济科技社会进步分阶段而发展的农业。③都市农业是在城郊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又超越城郊农业的一种经营形态高级化、多样化的农业。④都市农业是一个总概念,它集中反映了消除城乡差别,消除工农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生产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游农业、创汇农业、宾馆农业等,都是在某一方面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2 都市农业的特征与特性 2.1 都市农业的特征

(1)都市农业处于无城乡边界的空间。城市迅速发展地区的农业所处的地域边界模糊起来。一种情况是如日本许多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在都市内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形成插花状、镶嵌型农业;另一种是分布在城市群之间的农业,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无异,与中心城区交通方便,已经完全城市化。

(2)都市农业突破生产性的内涵。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

(3)都市农业表现出高集约化的趋势。处于城市化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明显不同于一般地区,农业经营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一是表现为设施化、工厂化;二是表现为专业化、基地化;三是表现为产业化、市场化。 2.2 都市农业的特性

(1)都市农业是经营有利的前沿农业。从积极意义上分析,可以说都市农业处在生产营最有利的前沿位置。这是因为都市农业接近市场经营都市农业不仅可节减农产品上市经费,而且能比其他产地更快、更直接地获取市场销售信息以调整生产结构。此外,都市农业可以满足饭店、宾馆等一些特殊高档的需求,享受都市完备的基础设施带来的益处。更重要的是都市农业贴近都市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市民的消费新潮,领导生产新潮流,这些都是都市农业得以顽强生存的有利条件。

(2)都市农业是易遭破坏的前沿农业。毫无疑问都市农业是依附于都市经济势力的农业,是存在于都市内部或紧邻都市的农业,都市农业最容易受到都市开发、农业用水污染、光照不足等自然环境恶化的影响,因此说都市农业又是最易遭破坏的前沿农业。

(3)都市农业是需要有计划加以保护的农业。从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和经济政策看,如对都市农业弃之不管,都市农业则随时有可能从都市中消失。所以,为了保证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就需对都市农业采取有效的保护,才能避免都市农业成为过渡性的、夕阳农业的厄运。

(4)都市农业与工业互为交融,本质模糊。都市农业是与工业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发达农业形态。城市工业装备的强大的科技经济辐射力和社会文化对农业的渗透同时促进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最终会使农业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使农业实现工厂化制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使农业与工业的本质区别最终模糊起来。



3 世界都市农业的主要实践模式

各国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不同,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也不同。 3.1 偏重生产经济功能的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fa303fd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