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原文|翻译及赏
析
创作背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同年十二月,苏轼游孤访惠勤惠思后作此。
文学
这首诗分入山和出山两个片断来写,而以访惠勤、惠思贯穿连缀。 首起点出时间地点。二僧结庐孤山,孤山在西湖边,所以诗从西湖展开,说自己在一个昏沉欲的日子出行,见到西湖上空满积着阴云,低低地压着湖面,西湖边上的楼台与重重叠叠的青山,笼罩在烟雾之中,若有若无。这样,抓住气候特点,略加点染,展现了一幅光线黯淡的水墨图,朦朦胧胧。接着,眼光从远处拉回,写近处山中,水流清浅,人迹不到,只有鸟儿啁哳宛啭。虽是近景,因为极静,又显出了山的幽深。同时水清、无人,又与节令、气候相关。
以下诗入题,写访僧。先写未见僧人所居时,说明自己腊日不和妻子儿女团聚,特地入山访僧,是为了陶冶性情,自我娱乐。僧人住在山中,山路盘曲纡回,正是自己想去的地方。 纸窗 二句,写见到僧人所居后。僧人所居只是纸窗竹屋,僧人则拥褐而坐。轻轻点染,写出景物的幽旷与僧人淡泊的生活,揭示了僧人高尚的品藻;诗人访
1
僧的经过,与僧人的交谈,就隐藏在会心之处,不写而写了出来;同时,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天寒 句起写回程。天寒路远,所以天未晚就回家。不说是自己要回去,而说是由于僮仆相催,又点出自己与二僧谈得很投机,依依不舍。出山一看,只见云木回合,野鹘盘旋在佛塔之上。云木合,说雪意更浓,垂暮光线更昏暗,树木隐在迷雾之中;野鹘盘空,又在迷离之中点染一二清晰之景,使画面饶有深趣。这一景色,与起首四句相呼应而不重复。
结末四句,写到家后的感受。 欢有余 应接前 实自娱 而来,说明不虚此行,游之乐及游之情都表达了出来,自己的人生观及僧人的清净无为也得到了再次肯定。而火急作诗,更加深了自己的欢快感。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不仅写了自己的心情,也是苏轼文学创作观形象的表达。苏轼作诗强调敏捷的观察力及翔实的表达能力,善于捕捉一瞬间的情感与景物,这首诗也正体现出他的创作特色,从各个角度描绘出景与情所具有的独特的诗情画意。
此诗的用韵也显示了苏轼诗娴熟的技巧。诗除了少数几句隔句用韵外,通首一韵到底,音节畅美自然。清纪昀批说: 忽叠韵,忽隔句韵,音节之妙,动合天然,不容凑拍,其源出于古乐府。 其中 孥 、 遽 等字都是险韵,尤为难得。
名家评价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此诗惟 孥 字、 蒲 字二韵艰涩,而公三叠之。
2
清 爱新觉罗 弘历《唐宋诗醇》:结句 清景 二字,一篇之大旨。云雪楼台远望之景,水清林深;近接之景,未至其居。见盘纡之山路,既造其屋,有坐睡之蒲团,至於仆夫整驾,回望云山,寒日将晡,宛然入画。 野鹘 句於分明处写出迷离,正与起五句相对照,语语清景,亦语语自娱,而道人有道之处,已於言外得之。栩栩欲仙,何必涤笔於冰瓯雪碗。
清 纪昀《纪评苏诗》:忽叠韵,忽隔句韵,音节之妙,动合天然,不容凑泊。
清 王文诰《苏海识余》:《腊日游孤山》诗后半句法,无处可学,直如如来丈六金身,忽于虚空变现,公亦不自觉其然也。
清 方东树《昭昧詹言》:神妙。
清 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从未入山至入山,写景逼真。 孤山 二句接法妙绝,二语自写开合,亦以字面错综复出生姿。
近代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清景如画。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f8e07e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