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欢迎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两首、《小池》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成诵。 2、理解诗歌的含义。
3、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课前准备】: 作者简介:
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又工词,著作颇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四时田园杂兴》创作背景:《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杨万里,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小池》创作背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课堂助学】
(一)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两首、《小池》三首诗。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听范读录音,对照检查。 3、分组读,其余同学听评。 4、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疏通文意。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 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2、体会《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的意境。(紧张、富有生气) 四、品味语言及情感
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景,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②“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表现了什么?
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五、当堂巩固
1、 请写出本诗中描写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句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
当家。(2分)
2、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3分)
3、“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表现了什么?
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二)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听范读录音,对照检查。 3、分组读,其余同学听评。 4、全班齐读。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绝句》,疏通文意。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2、体会《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意境。(优美、柔和) 三、品味语言及情感
1、首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及特点,,让人有怎样的感受?
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体会到夏日乡村的田野风光很美!枝头的果实让人垂涎三尺,麦田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2、试析“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的妙处。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中午篱笆影子随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作者细微处的描写,观察仔细,通过篱笆影子的长短和小昆虫的飞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写出了夏日中午乡村的安静。
四、当堂巩固
1、写出描写季节的句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句。(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f5ff5c8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