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味读书妙联》,欢迎阅读!
奇热网http://www.qirebao.com
人世间似乎很难对同一事物有完全一致的看法,读书,则是例外。无论权倾朝野的政治显贵,还是腰缠万贯的社会名流;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学术泰斗,还是辛勤劳作的平头百姓,他们都对读书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清人山阴金代表芸芸众生说过这样的话:“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如此之好,因而许多名人将自己喜爱读书的思想情趣写成对联,富有哲理,让人体会到人生快乐或要有所作为莫如读书。
宋代文豪苏东坡,年少时天资聪明,博览群书,自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遍人间书。”没想到,几天后有一老者拿着一本书向他请教,他竟很多字不认识,遂将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张载是北宋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研究学问特别下功夫,有时候思考问题入了迷,连饭都忘了吃,觉也不睡,他在自己书房写了一副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宋代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元代学者杨瑀自题书斋联:“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炎武有一自书联云:“行已有耻,博学为文。”明代因反对宦官魏忠贤而被害的左光斗,有一联云:“风云三尽剑,花鸟一床书。”道出了书生的志趣。他居官时兴修水利,提倡屯田,种水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
清代一些读书对联各道志趣,清新可读。咸丰年间学者王文韶在自己“补读庐”书斋手书一联:“好山水游,其人多寿;有诗书气,生子必才。”
清代学者孙星衍写有一副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副对联摄取两个似乎极为平常但又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画面,充满对读书生活的热爱,读来感到兴味盎然;清代书法家梅调鼎等许多人都书写这副对联,张贴于书房,以鞭策自己。
清代文学家王士祯爱好读书与写作,曾自题书斋联:“书搜万卷,读书求实用;笔剩一枝,下笔尚真情。”他又自撰一副对联:“名须后世称方好,书到今生读已迟。”清代诗人、书法家笪重光也写有一副名联:“拙因知事少,老悔读书迟。”
奇热网http://www.qirebao.com
清代文学家、画家郑板桥,在自己书斋题有一副幽默风趣的对联:“咬成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他的另一副对联也很动人:“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清代名臣、书法家翁同和写有一副对联:“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叔此堂多古画奇书。”清代诗人袁枚,在自己书斋手书一联:“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清代《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晓岚,写有一副对联:“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联中把自己比喻成“蛀书虫”,热爱读书由此可见。
清代著名作家、学者俞樾,著有《古书疑义》、《群经平仪》等书二百五十卷,他写有一副楹联以明志:“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表明他一心向学、无意做官的意趣。清代戏曲家唐英写过一副楹联:“未能随俗唯求已,除却读书都让人。”此联广为流传,启迪人们勤奋学习。清代书法大家、学者包世臣撰写两副读书联,一是“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另一是“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还有一副是书赠友人的,联为:“读古人书,友天下士。”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志趣。清代林则徐还曾和张仲甫合作,集前人诗句成联,很有情趣:“举杯望明月(太白),焚香看道书(右丞)。”“读书破万卷(少陵),落笔超群英(太白)。”
古籍《两般秋雨庵随笔》载:清人葛秋生书斋中悬一联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语极清新,此联上句为葛秋生自撰,下联为许滇生所对。又姚古芬赠葛秋生对云:“名士青衫千日酒,故人红豆两家灯。”梁绍王评论说:“上句豪宕,下句情挚。”
清代学者吴文之在自己书斋题写一联:“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常愁雨湿书。”表达一个读书人的爱书情趣。清代学者李慈铭,晚年仍读书不辍,五十九岁那年除夕,自书一联:“藏书粗足五千卷,开岁便称六十翁。”清代书法家何凌汉晚年也写有一副对联以明志:“观书到老眼如月,得句惊人胸有珠。”
一些对联把读书、作文和为人联系起来看,显得很有深度。如清代学者石韫玉写有一联:“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现代名人的读书对联独具情趣。蔡元培于1892年考取进士后,在京城作六年官,当过中华民国首任教育部长,步入仕途仍不忘读书,曾撰写对联悬于书斋:“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f430156e87101f69e3195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