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二崔卫利 (B)

2022-04-11 13:26: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构造地质学二崔卫利 (B)》,欢迎阅读!
地质学,构造,卫利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构造地质学(二) 卷(作业考核 线下) B

总分

题号 得分





















一、 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共10题)

构造层次、:是指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由于在地壳不同深度,因温度、压力的不同而引起岩石物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分层。

走向、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都有两个方位角数值表示,代表岩层的水平延伸方向

平行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某些时代的地层。

附加内力、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内部之间相互作用力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内力的变化叫派生粒子力或附加内力。它阻止物体继续变形并力图恢复其原始状态。当外力超过这种附加内力后,物体就会破裂

断裂变形、当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内部的结合力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破裂面,岩石失去完整连续性的变形。 剪节理、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

劈理、是一种将岩石按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同沉积褶皱、:岩层沉积的同时逐渐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飞来峰:如果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块,称为飞来峰。飞来峰表现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表现为在较年青的地层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老地层。飞来峰常常成为孤立的山峰。

断层效应:主要指斜向断层和倾向断层引起标志层的视错动。即在不同的观测方向上,标志层错位所反映的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或断层的性质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断层效应。因此,必须从立体及实际位移诸因素全面分析两盘的错动。

二、 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共15题)

1、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一翼地层倒转的褶皱称为 C 褶皱。 A、直立 B、斜歪 C、倒转 D、平卧

2、岩层在平面上出露的长宽比小于31的向斜构造称为 B A、线性褶皱 B、短轴褶皱 C、穹隆构造 D、构造盆地

课程名称: 构造地质学二

1 / 1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3、翼间角大于30度而小于70度的褶皱称为 C 褶皱。 A、平缓 B、开阔 C、闭合 D、紧闭 E、等斜

4、同层厚度不变,平行轴面似厚度不同的褶皱为 A 褶皱。 A、平行 B、相似

5、节理走向与岩层走向直交的节理为 B 节理。 A、走向 B、倾向 C、斜向 D、顺层

6、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下降,此断层为 A 断层。 A、正 B、逆 C、平移

7、节理走向与褶皱轴方位直交的节理为 B 节理。 A、纵 B、横 C、斜

8、浅层次岩石破裂表现为脆性破裂,形成 A 断层。 A、脆性 B、韧性

9、两组X型共轭节理的交线代表 B Aσ1 Bσ2 Cσ3

10、岩石破碎强烈,有强烈挤压破碎现象的断层为 B 断层。 A、正 B、逆

11、在垂直于被断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可测得的铅直断距与在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剖面上测得的视铅直断距关系为 C A、大于 B、小于 C、相等

12、张节理面的垂线方向代表 C 方向。 Aσ1 Bσ2 Cσ3

13、形成正断层的应力状态 A 直立。 Aσ1 Bσ2 Cσ3

14、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窄而紧闭的线状延伸的背斜和背斜之间的开阔平缓的向斜相间组成的组合褶皱类型为 B A、雁行式 B、隔挡式 C、复背斜

15、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 A 褶皱作用。 A、纵弯 B、横弯 C、剪切 D、柔流

三、 判断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

1、地壳运动没有阶段性和周期性。( ×

2、地壳运动是短期和缓运动、长期剧烈运动交替进行。( × 3、倾斜岩层视倾角大于真倾角。( ×

4 阻止物体继续变形并力图恢复其原始状态的内力是固有内力。( × 5、褶皱是一种塑性、永久变形。(

6、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的褶皱为背斜。( 7、平直型的雁列单脉属剪裂。(

8、枢纽是在不同褶皱面上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 9、横断层背斜核部变宽的为上升盘。(

10、枢纽与其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夹的角为侧伏角。( ×

四、 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共2题)

1 简述岩石变形阶段过程。

课程名称: 构造地质学二

2 / 2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固体物质的变形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变形阶段。 弹性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除后,变形可恢复,这种变形称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弹性极限后,即使将应力解除,变形的岩石也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称塑性变形。

断裂变形:当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内部的结合力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破裂面,岩石失去完整连续性的变形。



2、简述纵弯褶皱的弯流作用的主要特点。

1)各单层有各自的中和面,而整个褶皱没有统一的中和面。相邻层为平行关系,各层真厚度不变,故产生平行褶皱,即ⅠB 型褶皱。

2)纵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层间滑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背斜中各相邻的上层相对向背斜转折端滑动,而相邻的下层则向向斜转折端滑动。

旋转剪节理、同心节理及层间破碎带,

且在滑动面上留下与褶皱枢纽近直交的层面擦痕; 在转折端往往形成虚脱现象; 有时充填鞍状矿体。

3)当两个强硬岩层之间夹有层理发育的韧性岩层的条件下,纵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层间滑动,使薄层韧性岩层发生层间小褶皱。翼部的小褶皱为不对称褶皱,小褶皱的轴面与其上、下相邻的主褶皱面所夹锐角指示其相邻层的相对滑动方向。除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外,层间滑动规律可以确定岩层层序以及背斜和向斜的位置

五、 论述题:10分(每题10分,共1题)

1、兰姆赛的褶皱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案。

分类依据:褶皱横截面上褶皱层的等倾斜线型式和厚度变化所反映 的相邻褶皱面的曲率关系。

将褶皱分为三类五型。

Ⅰ类:等倾斜线向内弧呈收敛状,内弧曲率比外弧大。根据等倾斜线的收敛程度,分为三个亚型: A型:等倾斜线向内弧呈强烈收敛,各线长短差别极大,内弧曲率远比外弧大,为典型的顶薄褶皱。

B: 等倾斜线也向内弧收敛,并与褶皱面垂直,各线长短大致相等,褶皱层真厚度不变,内弧曲率仍大于外弧,为典型的平行褶皱;

C型:等倾斜线向内弧轻微收敛,转折端等倾斜线比两翼附近的略长,反映两翼厚度有变薄的趋势,内弧曲率略大于外弧,这是平行褶皱向Ⅱ类相似褶皱过渡的型式

Ⅱ类:等倾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的内弧和外弧的曲率相等,为典型的相似褶皱。

Ⅲ类:等倾斜线向外弧收敛,向内弧撒开呈倒扇状,即外弧曲率大于内弧,典型的顶厚褶皱。

课程名称: 构造地质学二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ef39f78c8d376eeafaa314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