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研读赏析札记》,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唐诗研读赏析札记
作者:焦元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01期
应该承认,我国古典诗歌到唐代已进入了辉煌的全盛时期。不仅名家辈出,百花齐放。而且手段多样,反映的深度与广度都是承前启后,史学价值重大。诸如反映关怀民生疾苦,为民请命,不畏压迫,追求自由,反抗民族等,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我国文学史上它有如一朵奇葩鲜艳地盛开着。纵观唐诗反映的成才思想,更是独树一帜,对我们研究人才问题,探讨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有重大的史学价值。 一.如何成才
1、立志成才:古人云:学者须立志。欲成才者,志比钢坚,志大者,心胸宽广,志坚者,无所畏惧。古代身为伟丈夫,立志者甚多。诗人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衰”,他身处逆境而仍坚持高尚品德;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精忠报国刻于背后”;还有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们之所以成了杰出人才,皆因他们身怀大志,并且意志坚强,勤奋刻苦。唐代诗人戴叔伦《塞上曲》曾有诗赞叹:“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始终赞颂了班超身怀报国之志,投笔从戎,率将士浴血奋战的高尚品质。“汉家旗帜满阴山”,可见声势之大。“不遣胡儿匹马还”,可见决心之坚,“愿得此身长报国”,足见斗志之昂扬,“何须生入玉门关”,更从侧面反映了班超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当今有志成才的青少年更应向他们学习,胸怀大志,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百折不回,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谦恭求学:古语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虚心好学是为人美德。唐“诗圣”杜甫在《春月忆 李白》中的两句“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表明在与李白互相关心、互相切磋、互相求学。犹如白居易在《答微之》写道“君写我诗于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题于寺壁。他们谦恭求学的精神,对我们立志成才不是有着积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吗? 二.如何用才
古今中外,人才皆为国宝。历代各国皆知人才重要,尤其对我们科技发达、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如此。唐诗中有许多此类反映。像李白、杜甫、李商隐、刘禹锡等,他们不仅倍加珍惜扶持人才,而且保护人才。如李商隐的诗《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乃一代才子,却多次应试名落孙山,皆因当时“走后门”现象严重,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要落第。此诗正是他再次落第,回兖州所作。诗人借庭席菜肴中的一味竹笋,借题发挥,由竹生于笋,长大而成林,联想到人由少年到壮年,由普遍之士子到成功社稷的栋梁,道理亦同。而这些“座中人”贪吃贪喝,挖笋而食,扼杀未来竹林,以此为喻,影射人才为社会所断送。“忍剪凌云一寸心”,一针见血地呼吁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eb4894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