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少女形象和儿童形象

2022-05-06 11:16: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的少女形象和儿童形象》,欢迎阅读!
诗中,形象,少女,儿童
唐诗中的少女形象和儿童形象

[文学鉴赏]唐诗中的少女形象

女性的黄金时代自然是她们的少女阶段了。她们天真活泼,如蓓蕾初绽,沐浴着丽日和风,没有生活的痛苦,没有人生的惆怅,在她们的心目中,一切都是金色的。

处在闺房之中的贵族少女,整天价无所事事,故而多消遣娱兴之举。白居易的《邻女》云:“娉娉十五胜天仙,白日姬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少女的天仙容貌以及窗下床前与鹦鹉相戏的娇憨情态平和地托出,历历如在目前。白居易还有一首《简简吟》写得更是有味:“苏家少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宝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这大概是士人官僚阶层一般少女的普遍生活,十一岁学点妆,十二岁学女红,十三岁学烹调,以后便算成年准备待嫁了。然而,商人家的女儿和青楼娟家的养女,虽然物质享受十分富裕,但礼教观念比较淡漠,因而其教育着重点也略有不同。如李商隐的《无题》云:“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钗;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她们学点妆的年龄比较早,十岁参加踏青,十二岁学音乐教育不注重女红烹调,而在意社交与音乐。由于门第不高,出嫁较难,十五岁还无人问津,禁不住背人去偷泣春风。

根据少女的心理、感受、直觉等,描绘出她们朴拙巧俏的心态,塑造她们幼稚可爱的形象。读来令人发笑,而又让人笑出愉悦。施肩吾的《幼女词》以白描手法描绘了天真可爱女孩形象:“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才六岁的女孩子于“七夕”学着大人拜月“乞巧”,她不知道什么“巧”与“拙”,当然也没有其他什么杂念,便混在大人之间,只是模仿着姑姑姐姐的样子做,以为好玩罢了。可以想象,其姿态很拙而行为很巧,外观很拙而心智很巧。李端的《拜新月》则云:“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这里拜月的已不是才六岁的幼女,而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她拜新月,不是为了“乞巧”,而是寄情于月,倾诉心曲。开帘见到新月,触动了她萌动于胸的情愫,但她还稚嫩羞涩,因而见月而拜,细语轻声,怕人见,怕人闻。这个少女的内心隐秘没有泄露,她是愁怨还是祈望,叫人难以捉摸,犹如“北风”无影无形又可感可触,好似“罗带”忽上忽下或左或右。北风吹罗带,飘忽不定,正是少女心情的象征。这就活画出少女似懂非懂爱情时的憨娇之恋,逸趣无穷,引人人胜。

闺房以外的少女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刘禹锡的《深春好》写的是她们春日游戏“何处春深好,春深幼女家。双鬟梳顶髻,两面绣裙花。妆坏频临镜,身轻不占车。秋千争次第,牵丝采绳斜。”春光融融之际,少女们外出踏青,或荡秋千,或采丝绳,好不风流快活。采桑是乡村中的一种愉快工作少女不以为苦,反以特殊的心情工作因为这活计不仅使人沉醉于自然春光之中,还可以任意观览过往踏青之游客。王建《宫词》(其二)云:

“翳翳陌上桑,南校交北堂。美人金梯出,纤手自提筐。非但为蚕儿,盈盈娇路旁。有些少女性格柔媚,羞答答地总怕见人,只好夜里采桑,刘驾《秦娥》云:“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羞人夜采桑,惊越戴胜鸟。”明媚的春光最易勾起桑树下少女的情思,刘希夷《采桑》云:“杨柳送行人,青青西人秦。谁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由于南陌头来了一位游春的少年,不能不使她想起自己的情人,面对着千万株“青青西入秦”的杨柳发呆了。

陆地的生活情趣无限,水边的生活也多画意。浣纱是少女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群新妆少女,结队往溪边浣纱,引得游人驻足欣赏她们的美丽。他们有时结伴唱着曲儿,嘹亮的歌声随着清波荡漾开去,委实富有诗意。李白有《浣溪纱上女》云:“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又有《越女曲》云:“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


金齿屐,两足白如霜。”轻松的活路,愉快的心境,还有那美丽的倩影,足以让行人魂销了。夏日的江南乡村,女子们采莲最是别有特色,少女们出没于莲花荷叶之中,非常风流浪漫,给自然界也平添不少妖娆,李白《采莲曲》云:“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月底明,风飘香袂空中舞。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重杨。紫骝嘶人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银辉之下,水上一群天真纯洁的村女在清风中嬉戏,看见岸上三三五五富家公子立马欣赏,她们怎不暗自陶醉。那些妙龄少女初次去采莲的心情是非常有趣的,李白《越女词》云:“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人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采莲少女活泼的本质及含羞的外表,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分外传神。周玲/ 唐诗中的儿童形象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儿童们不仅学种瓜,他们还学垂钓。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由此可见,古代诗人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用笔,把一个平淡的场景记录下来,就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不仅写得新奇,还塑造了种种可爱的儿童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e94c01e48d7c1c709a1456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