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一册课程教材理解

2022-04-20 07:56: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黑龙江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一册课程教材理解》,欢迎阅读!
课程教材,黑龙江,必修,理解,高中
高中信息技术 第一册

我说的是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必修第一册的内容。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解。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课程的价值。

3.教材的课程价值达成度。 4.对教材的加工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基础和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适合高中零起点的学生使用,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动手、动脑、创新为主引导线,在教材的编排上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二、课程的价值

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功用,信息技术课程的主线索是帮助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三大能力。

1.知识构建功能:

本教材的知识点是围绕一系列任务展开的,让学生通过教材的任务分析,了解知识技能结构,掌握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手段。

2.能力培养功能: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提高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3.心理教育功能:

在任务和单元综合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4.情感教育功能:

在本教材实践过程中,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善人格,能够正视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材的课程价值达成度

1.教材的形式特征对课程价值的支撑度: ①“任务驱动”流程设置

教材的内容都以任务的形式出现,每一章节的开头都出示任务流程,让学生从完成具体真实的“范例任务”出发展开学习活动,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并提高收集、处理和应用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后续活动、单元综合活动

后续活动其实就是本小节内容在原有知识点上的扩充,学生可以通过后续活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自己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理解。结束部分都有单元综合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研究学习,拓展所学的内容,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并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探究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③图文并茂


教材图文并茂,步骤清晰,知识要点都以蓝色底纹标明,针对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及解释,而且每一步操作后,都给读者显示出来窗口、菜单的变化,易于理解,便于上机自学操作。

2.教材内容选取和内容组织对课程价值的达成度

第一章信息信息技术》着重学习信息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及信息处理的主要工作——计算机硬件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最初的信息模型;第二章《图形窗口操作系统》,利用简单的任务操作,让学生掌握windows98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能处理简单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网络是当今社会信息发展的主流。在这一章里,主要学习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何上网搜索、下载资料及实现互联网的相互通信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第四章《板报制作、第五章《“未来中学”网页制作》这两章主要介绍两款微软公司的应用软件wordfrontpage应用方法。都是所谓的“所见既所得”,操作简单易学,在教材的每一节里,都有“知识要点”,明确了本节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拾遗补缺”针对每节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知识添加,使学生能够多掌握些有关应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能量。从教材编排的章节我们不能看出整个教材的结构由浅入深,逐一递进,非常适合现代高中生的认知规律。

四、对教材的加工与处理

1.对教材的加工:

教材也有不足之处,有些章节的内容安排的不是很合理。

①有些章节的课节的内容偏多。如第二章《图形窗口操作系统》中的第三节《文件管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由于内容单调,难于理解,是学生掌握的不好的一个环节,这里安排了一课时,对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来说,量有些大,教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当的调整一下教材内容的课时安排,可以将一节安排成两节。②教材中有些部分所涉及的教学容较少。如,有些重要内容,“查找、隐藏文件”“创建快捷方式”等,教材中没有体现,却是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在这里,教师讲课时就要添加上一些必要的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任务,让学生了解,其实“复制”“剪切”“创建快捷方式”也不过如此,没什么难的。③很多课节的内容过于简单.如《板报制作》这一章几节的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教师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内容如:首字下沉、设置图片格式、分栏、添文字动态效果等,提高学习的难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2.对教材的处理:

为适应新课改精神的要求,体现学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指导思想,结合本教材内容和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我们信息组采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运用“任务驱动”和“范例—训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运用,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会”变为“会学”,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主要程序如下:

①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投入课堂。 ②确定任务: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

③演示示范:教师演示讲解怎么来做,使学生明确操作步骤。 ④归纳要点:讲解演示完后,归纳知识要点,指出重点注意的地方。

⑤训练强化:在操作过程讲完后,紧接着让学生上机操作,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之加深印象。

⑥反馈评价:在完成任务后,转播一些学生的任务作品,让全班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在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中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最后,又进行分组操作,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解,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与老师指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e918744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