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偏见散论》,欢迎阅读!
语言偏见散论
摘要:语言本身平等,但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偏见,现实中的语言偏见是社会偏见的反映。语言偏见可能引发语言变异,正确、善意利用语言偏见的作用,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改变。
关键词:语言偏见;社会认知;平等
语言本身生来平等。它们都拥有所有人类语言的共同特征,例如都有自己的词汇,都是受规则支配的,甚至声望最低的语言变体也可能展现出一套极其复杂的结构模式,这些特征本质上并不存在偏见。Trudgill说过,通过对语言科学的全面研究,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所有的语言,连同和它们有关的派生形式和方言,在语言家族中都具备相同的功能,因为他们都具备同样的表达功能和任何语言必有的一切功能。Hudson也在他的书中说:语言学在20世纪取得的一大成就就是消除了(至少在职业语言学家当中消除了)这种看法,即某些语言或方言生来就比别的发达。虽然理论上语言平等,但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在被社会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与“语言平等”相悖的现象,语言偏见就是其中一种。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R.A.Hudso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为的是在多维社会空间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人在说话时,无论是否故意,总是显示出了自己的某些社会特征,而听话人则是将它作为判断对方特点和社会地位的一个有效手段。这种从人的说话方式上推断说话者拥有某种(社会)特征的现象被Hudson称为语言偏见(1inguisticinequality)现象,他还进一步指出之所以会将某种说话方式与某种特征相联系是因为我们认为拥有这种特征的人都那样说话。从Hudson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语言学中所说的“语言偏见”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单纯指人们将某种语言特征与社会特征相联系的现象;其次,语言偏见只是一种主观的判断。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社会特征感受不尽相同从而产生社会偏见,语言偏见实际上是社会偏见在语言上的反映。
语言偏见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客观存在,甚至大行其道。小品以其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成为广受喜爱的语言类节目,本文将以小品语言为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偏见。
一、语言偏见的产生
语言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语言偏见实际上是由语言表现出来的人们对社会特征认同的偏见,这种对社会特征认同的偏见是语言偏见存在的基础——人们对某一社会特征有了自己的认知,进而对自己所认为的能够反映这种社会特征的说话方式有了相应的判断。其次,“说话方式”是语言偏见产生的媒介。“说话方式”包括了语言本身的特点(如用词、语法等语项特征的运用、方言的使用情况等)和说话人的特点(如声音的大小、粗细、语速的快慢等)。例如,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迅速发展,人们认为广东人都发了财,一时间,广东人所操的广东方言
身价倍增,人们对粤语的偏见顿时产生。
然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语言偏见是对社会信息认同的偏见的反映,同社会信息认同的偏见一样,语言偏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仍以广东方言为例,在盲目推崇广东方言之后,小品里突然出现了很多操着广东方言的假大款,只认钱不认人之类的人物,之所以会让这些人操广东方言,与人们社会认知的改变有关,至于社会认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则属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范畴了。
这里还要提出,如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一样,人们对同一语言特征(造词、造句等)的认知也不尽相同。在小品《追星族》中孙女想向奶奶撒娇,就故意拖着港台腔给奶奶说“我要喝冰水”。结果被父亲一教训就老老实实地说成了“我要喝凉白开”。“冰水”和“凉白开”都指的是同一样东西,身为追星族的孙女由于对港台明星的崇拜而产生对港台腔的认同,甚至想当然地以为港台味十足的前者更能凸显自己的品位以及招人喜欢,而由于祖孙三代对于这种语言偏见并没有达成共识,孙女想要的结果并未出现。
二、语言偏见的分类
参考赫德森对于语言不平等的分类,常见的语言偏见分两种:纯语言偏见以及交际偏见。
(一)纯语言偏见
纯语言偏见与一个人所知道的语项有关。所谓语项是指词项、各种各样的规则(用于把这些词项的音和意在句子中结合起来)和对这些规则的各种各样的制约。语项与个人的经历,经验有关。在某种情况下一些人懂得有关的语项而另一些人不懂,那些懂得这种语项的人就容易得到特别的偏爱。我们将使用同一种语言时,由于语项使用的差异而产生的偏见称作纯语言偏见。
记得在较早的时候,有一句小品台词流传得很广——男演员很不高兴地与人“理论”:不要以为我们知识分子不会骂人,你母亲的!这句台词让人们哑然失笑,这就牵涉到了纯语言偏见(由于使用“母亲”而让人联想到“知识分子”的种种特征)。这样的包袱有赖于人们对社会现象认识(偏见)的共识:“妈”是非常口语化,很轻松的一种表达,“母亲”则是书面化、比较严肃的表达方式,而有些“知识分子”则给大家留下了喜欢咬文嚼字,严肃刻板的印象,这样的人偏爱使用“母亲”似乎也得到了社会的共同承认,而偏爱到将经典脏话中的“妈”改为“母亲”——如此的方式夸张地反映了那个“知识分子”的刻板、教条,连骂人都如此书面,但却不失精确地与人们脑海中一些“知识分子”的迂腐的认知相吻合。
(二)交际偏见
交际偏见涉及人们对彼此语言的看法,比如人们会对某种方言有自己的认知,或者由对方的语言交际能力判断其智力的高低,由两人说话的语气判断其友
情深浅等。与纯语言偏见相比,交际偏见强调的是用语项交际知识,而不是强调语项本身的知识。交际偏见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更为广泛。
在小品《捡钱包》中,作者描绘了北京、上海、西安人在捡到钱包以后的不同反应,通过对语言交际偏见的运用,突出了表达上的简洁、直观和风趣。陕西人是继北京人,上海人之后,最后一个出场的,李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一声延安口音的“这是谁的钱包——”的吆喝一下引来了全场的掌声。正是这声吆喝,让人们在领教了北京人的说教,上海人的细致之后,瞬间联想到陕西人的质朴、老实以及豪爽。让人们能产生这种联想的,正是他的陕北口音所带来的附加信息——在人们的印象中,陕西人,尤其是延安这个革命圣地的人就应该是老实、纯朴、待人实诚、不耍心眼的,由于方言直接与地域相联系,当地的方言就自然被印上同样特征的烙印。所以,近年来在小品舞台上要刻画一个斤斤计较、小心眼的人物,往往让他用上海口音说话;幽默,直爽,就用东北方言;强调憨厚,一般选择山东口音。这种在理论上似乎不合逻辑的推理,运用到语言中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e51db4f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