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群居与独处》,欢迎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爱默生:与世隔绝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与人交往是在所难免的。
周国平: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
对于以上的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来源】浙江省诸暨市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群居与独处
忘了在哪里看过,采访一位宇航员,问“说如果被遗弃在一个没有生命的星球上并获得永生,但永远没有与其他智能生物接触的机会,你会做什么?”宇航员答:“选择写书。”“那如果你的书永远不可能被读到呢?”“那我选择自杀……”
就是这样,人是彻彻底底的群居动物,鲁滨逊那样的日子怕谁也挨不住吧。生活在热闹的都市似乎从来不缺少群体生活,聚餐、娱乐、出游……好的交流既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目中无人者是感受不到他人的,只顾在交往中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相反过于谦卑也容易沦落为后者,将自己连同真实想法和感情淹没在别人的世界里。群居是个永恒的主题,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就是“群居让生活更美好”,因为没有交流,就如同站在荒原呼喊却听不到回声,没有共鸣,没有升华的的好点子,没有创新。
那么另一种方式呢?独处不一定要脱离群体,“大隐隐于市”也是一种独处的境界。独处是为了腾出心里的空间来处理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是为了让思想可以更深刻。独处是挖掘内心渴望的时刻,这个时候只有自我。网上很煽情的那句“你永远看不到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那只存在于你我分开之时”。我始终觉得,只有在自己一个人时或者和少数几个人畅谈时才会感受到最真切的自我。
现在不是有太多的时候,我们的声音都淹没在忙碌的日常琐事中了吗?无尽的课业,喧闹的网络生活,各种本可以推脱的琐事……不是说这些要被剔除,而是不要只沉浸在其中找不到自我。开着微信,刷着网页,愣着神却没有明确的事情,这种经历多多少少谁都经历过吧,哪怕是短短几分钟。时间就是这样无意义的流逝于内心的沉睡中。此外自己偶尔也会把看书这种消遣当作一种任务,无形中削减了趣味。
余秋雨评《相约星期二》,说道出生活真正智慧的应该是一位老人,只是大部分老人行将就木时身边服侍的子女只是不迭的规劝老人省省心多休息。即使老人的眼睛曾闪过一丝灵光身边也没有倾听者了。
说实话,世界已经足够热闹了,自己无意做别人的花边新闻,何况做好自己已经不易了。这年头,大家都喊着要内心强大,但拥有真正强大之内心者我还没见过,身边很多优秀的让我佩服的人都在苦苦修行,我也不过是个刚入门的学徒。
只愿做喧嚣尘世的一湖水,如果可以,修得深沉宁静,只待未来某个风雨之夜将湖心的激流化作惊浪。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名言式的材料作文,共有三则材料,材料一“与人交往是在所难免的”强调“交往”的重要性;第二则材料“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强调“独处”;第三则材料“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强调二者都很重要,立意时可以以其中的一则立意,可以综合立意。如强调“交往”,可以立意为“交往中提升自己”,强调“独处”可以立意为“静思沉淀自己的灵魂”,辩证的分析可以立意为“交往中学习,独处中升华”。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时注意层次清晰,论述深入。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d6b6089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