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爱玲和《苦竹》》,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张爱玲和《苦竹》
作者:林夏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1944年年末,日寇和汪伪政权失败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这年10月,胡兰成办了一份偏重文艺的杂志,月刊,取名《苦竹》。刊名缘自张爱玲在《诗与胡说》中引用的周作人翻译的一首日本诗,诗曰:“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
《苦竹》的封面是炎樱设计的。作家沈启无在第二期的《南来随笔》中极为称道:“封面画真画得好,以大红做底子,以大绿做配合,红是正红,绿是正绿,我说正,就是典雅,不奇不怪,自然的完全。用红容易流于火燥,用绿容易流于尖新,这里都没有那些毛病。”沈的激赏,过于夸饰,但绿叶披拂的竹竿斜切的画面,布满活跃肥大的竹叶,浓郁里一点新翠,确有夏夜苦竹的诗意,散发出一种东方纯正的美。
创办《苦竹》的想法,后来胡兰成回忆:“我办《苦竹》心里有着一种庆幸,因为在日常饮食起居及衣饰器皿,池田给我典型,而爱玲又给了我新意。池田的侠义生于现代,这就使人神旺,而且好处直接到得我身上,爱玲更是我的妻,天下的好都成了私情,本来如此,无论怎样的好东西,它若与我不切身,就也不能有这样的相知的喜气。”这里说的池田,即日本人池田笃纪,一年前为搭救胡兰成出狱出力甚多。后来胡亡命日本,也是他接待的。后面的话,因为“爱玲更是我的妻”,这样,切身的“好东西”才有“相知的喜气”,让人感到《苦竹》像是个“夫妻店”。
第一期(10月出版)有张爱玲的《谈音乐》,从东方的角度论西方的音乐:“我最怕的是凡哑林,水一般地流着,将人生紧紧把握贴恋着的一切东西都流了去了。胡琴就好得多,虽然也苍凉,到临了总像着北方的‘话又说回来了’,远兜远转,依然回到人间。”“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中国的锣鼓是不问情由,劈头劈脑打下来的,再吵些我也能够忍受,但是交响乐的攻势是慢慢来的,需要不少的时间把大喇叭小喇叭钢琴凡哑林一一安排位置,四下里埋伏起来,此起彼应,这样有计划的阴谋我害怕。”文化差异的妙想奇思,比喻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沈启无说:“我读她在《苦竹》月刊上的《谈音乐》,使我又联想起她谈画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有她的异彩,仿佛天生的一树繁花异果,而这些花果,又都是从人间的温厚情感里洗练出来的。”(《南来随笔》)
第二期(11月出版)有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写苏州女佣阿小在上海外国人居住的公寓的一天的家务劳动,写阿小所看到的外国人哥尔达的生活。1972年,水晶访问张爱玲时说到结尾部分很精彩,张爱玲爽朗地笑了。水晶从她的笑声里,“觉察到她是非常偏爱‘阿小悲秋’的”。(《蝉——夜访张爱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d276aa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