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我的母亲》,欢迎阅读!
2 我的母亲
胡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感情“严”背后的“爱”。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教学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出示文题、作者) 2. 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 适(1891—1962) 现代诗人、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穈(méi)先生
摹画(mó) 眼翳( yì ) 舔去(tiǎn) 侮辱(wǔ)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三、 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从原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概括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后明确:
1.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2.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3.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再次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四、研读课文,了解母亲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请用“读了 的事,我看到了一位 的母亲”的句式说一说。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B. 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轻薄话,受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宽容忍让、仁慈善良。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厚、和善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政治、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小结: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三件事是对我的管教(学习和做人);四、五件事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最后一件事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后明确: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的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培养作者具有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五、布置作业
1.课外搜集歌颂母亲主题的诗歌、歌曲、文章等。 2.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 责罚 气量 广漠 质问 宽恕 文绉绉 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2. 找出文中直接抒发感激之情的语段。
明确:第4段、第13段。作者感激母亲的做人训练和极大极深的影响。
3.作者那种赤诚、感激之情还表现在许多质朴无华的语言中,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并品味一下其中的感情。(找出、品读、体会) 例句:
(1)“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
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2)“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
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
(3)“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
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4)“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
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4.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态度风格。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用词却极注意分寸,而这正是胡适的品性受到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c95b61d0b4e767f5acfce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