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说课稿》,欢迎阅读!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单元而言:《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提示认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常常在景物描述中倾注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本文是一篇难得的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文赋。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理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对学生而言:学生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苏轼被贬黄州正是他人生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面对挫折挫败,他所展现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和理性思辨的精神对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把握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及原因,理解苏 轼的理性思辨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与同期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做比较阅读,深化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情感 和思想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评价获得价值观的提升,学习苏轼直面 挫折的豁达乐观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二、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一词一赋,把握二者异同,从而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及原因,理 解苏轼的理性思辨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悟苏轼领悟到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
三、说教法
教参认为《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比较阅读,增进对彼此的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我采用多重教法:比较阅读、诵读法、点拨法、讲解法、提问法等。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筛选概括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设置由浅入深,重点突破,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赏析探究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脉络,从而 达到鉴赏抒情散文的目标。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五、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样写在1082年,同样写在黄州赤壁,苏轼创作了一词两赋,即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要通过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重点学习前赤壁赋。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朗读
熟悉文本,扫清障碍,进入情境。 3、学案导学
比较《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结合上节预习学案,展示成果。教师作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比较阅读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由乐到悲,由悲生悟,由悟转喜。 4、赏析探究
探究一:悟的内容
第四段以“水”和“月”为例,评论“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关系,由庄子的机械辩证法上升到方法论高度。
教师点拨:水月是古代文人常常提及的食物,因为它们是自然和永恒的象征,常常引发人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学生熟悉诗文中水月变与不变的关系,引出本文水月变与不变的关系,重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苏轼的“悟”。 探究二:“悟”之后,苏轼情感的变化?
经过“悟”之后,苏轼从苦中作乐转化到乐观旷达的喜悦。
以上,比较阅读一词一赋,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和复杂的思想感悟内容。教师通过层层点拨,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体悟到文章深层内容,并感受到文章传达的乐观豁达的精神。文章的理解赏析水到渠成。
5、研讨作业
1.在“不变”中如何理解“物与我皆无尽”的永恒关系? 儒家角度:“立德、立功、立言”。指人的精神永垂不朽。 佛家角度:“生生不息”。指整个人类,人类是没有穷尽的。 道家角度:“物我合一”。物无尽,则我也无尽。
课后研讨练习内容较难,通过探讨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苏轼思想中的佛、道、儒精神。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乐悲 变悟取喜
不变不取
辩证法 方法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c27f4e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