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咬文嚼字说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欢迎阅读!
咬文嚼字说xx先生的《咬文嚼字》
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363800刘志勇) xx先生说:
“就写作技巧来说,好文章的条件都是一样的,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得恰到好处,谨严而生动,简朴不至枯涩,高华不至浮杂。”(《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他的《咬文嚼字》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作者持论公允,且通篇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详实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语言文字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的重要性,阐明了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赋予“咬文嚼字”以文学的谨严精神,见解独到而新颖,很是耐人寻味。作者没有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作高深的陈述,而是从最平常处下笔,在一开首便以生动的实例吸引着读者。在读者深服其思想的过程后,他从容不迫,娓娓道出“咬文嚼字”对于文学创作与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读他的文章,总时时有这样的感觉,他的例子信手拈来,从容不迫,意态安祥,显见朱光潜先生学术的渊博与扎实。如对郭沫若先生的用例,作者既引书证又依据事实的经验,因而他的论述的涵盖面极广,不能不令人信服。
然而文中对于一些语言的实例分析似乎值得商榷,笔者不揣愚陋,提出一己之见,就教于方家。文中以郭沫若先生的历史剧《屈原》里的一句台词的修改为例,区分了“你是什么”与“你这什么”两种句式的不同。朱先生认为,“‘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便不适宜”,并且列举了《水浒》里石秀骂梁中书的话和杨雄醉骂潘巧云的话,说明“‘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感情”。
这似乎有欠xx。
我们同样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西游记》第二回: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
1 / 3
‘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
‘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祖师的话虽是指责,却绝无深恶痛绝之意,相反,还带有爱怜之意,聪明的悟空领会了师傅的意思,最终学得了七十二般变化。而听讲的众人骂悟空“你这泼猴”,虽是埋怨,却也谈不上“深恶痛绝”。
xx的《xx情深》: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这里,“你这孩子”虽带有对孩子的指责,指责孩子不该乱花钱,因为是经济困难时期,钱来的不易,但丝毫没有憎恶之意,相反,更多的是感动和肯定,母亲给孩子钱,原是要让他买书的,尽管经济拮据,却义无反顾地支持孩子看书,体现了母亲伟大的爱;孩子看到母亲辛苦工作的情景,把准备买书的钱拿去给母亲买水果罐头,体现孩子的孝心与爱心,这让母亲感动,让母亲觉得孩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而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你这臭小子”“你这没良心的”“你这傻瓜”“你这呆子”等等,似乎都很难说它表达了“深恶痛绝”的情感,相反,在责备、埋怨的后面,更多带有爱怜、疼惜、眷恋之意。
回头再来比较一下“你是什么”与“你这什么”这两种句式的不同。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说,“你是什么”表达的是一种肯定的判断,通常不表达强烈的情感,但说它“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似乎也不很准确,比如说“你是猪”、“你是一头驴”这样的判断里面还是带有主观情感的。而“你这什么”直接斥诸对象,包含了“坚决的判断”在里面,它的语气要比“你是什么”强。但郭沫若先生认为“‘你是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把必须有的附带语省略去了”也不够准确,他所指的可能是,原先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这三个字的修饰语。但是,如果把“必须有的附带语”都省略去了,那所要表达的情感倾向可能也就全没了。把“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必须有的附带语“没有骨气的”去掉的话,原句变成“你这文人!”恐怕并没有比“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到哪里去。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bba5601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