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方法解析及示例

2022-04-01 14:39: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证方法解析及示例》,欢迎阅读!
示例,论证,解析,方法
举例论证

观点: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论证: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反证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管子·揆度》: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

运用比喻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二是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它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三是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有的议论文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因为寓言和神话虽然都属虚构,但它们实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引用这些比喻能增强论证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厌喧求静

有习静者,独居一室,稍有人声,便以为碍。夫人声可禁也,鸦鹊噪于庭,则如之何?鸦鹊可驱也,虎豹啸于林,则如之何?虎豹犹可使猎人捕之也,风响水流、雷轰雨骤,则如之何?故曰:“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欲除境,而境卒不可除,则道终不可学矣!或曰:“世尊不知五百车声,盖禅定中事,非凡夫所能。”然则高凤读书①,不知骤雨漂麦,当是时凤所入何定?不咎志之不坚,而嫌境之不寂,亦谬矣哉!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注释】

①高凤读书:高凤,字文通。东汉叶县人(今河南叶县)。少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家以农为业,妻下田劳动,曝麦于庭,令高凤驱鸡。时天雨,凤持竿诵经,麦为潦水所漂,妻还怪问,凤方悟。后为名儒。

【译文】

有修习静坐的人独居一室,稍有人声便认为受到干扰。人声不难禁止。假如有鸦鹊在庭中叫噪,该怎么办呢?鸦鹊可以驱赶。倘若有虎豹在林中号啸,又当怎么办呢?虎豹也可以使猎人追捕。然而风吹水流,雷轰雨骤,又要怎么办呢?古德言:“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若要除境而境终不可除,则道永远学不成了。有人说:“世尊当年林中静坐,不知有五百辆车经过的声音,是入深禅定的缘故,这种工夫不是凡夫所能够达到的。”然而高凤读书,不知骤雨漂麦,请问高凤当时入的是什么定?不自责立志不坚而嫌境不寂静,实在是谬误之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bacea8e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