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将游湘水寻句溪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将游湘水寻句溪翻译赏析
《将游湘水寻句溪》作者为南北朝诗人谢朓。其古诗全文如下: 既从陵阳钓,挂鳞骖赤螭。 方寻桂水源,谒帝苍山垂。 辰哉且未会,乘景弄清漪。 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歧。 轻苹上靡靡,杂石下离离。 寒草分花映,戏鲔乘空移。 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 鱼鸟余方玩,缨緌君自縻。 及兹畅怀抱,山川长若斯。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496年(齐明帝建武三年)暮秋。当时,作者奉诏将去湘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这诗是将去而未成行,得有余闲到句(ōu勾)溪寻幽探胜时所写。诗中既细密描写了句溪的动人景物,也抒发出自己心乐鱼鸟、厌弃缨緌(冠带和冠带的下垂部分,代指贵显的地位)的感情。句溪,在宣城郡城东五里,因溪流回曲,形如句字而得名。(见《江南通志》) 此前一年夏日,作者来任宣城太守。宣城郡有陵阳山。《江南通志》、《宣城县志》都记载这山冈峦盘曲,自敬亭山以南,隐起成三峰,环绕着县治。刘向《列仙传》里说:“陵阳子明好钓鱼……钓得白龙,子明惧,解钩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止陵阳山上百余年……”作者在诗的开头,便就地取材,借用这一神话传说,来比喻自己之在宣城,像是跟着陵阳子明垂钓溪上;又像是附挂在子明所乘白龙鳞上,以赤螭作骖马,漫游了仙境。接着又说不久将前往湘州,寻访桂水之源,并在南岳之麓谒祭山神。这四句用“既”、“方”二字作呼应,分
1
叙已往、未来,而均具有神异色彩。这样写,即使诗一开头就境界超俗,也暗示了下文所描述的句溪宛如仙境,从而增强了诗的情韵。五六两句,作一转折,自然地引入诗题——由于行期未届,所以得趁此暮秋光景,来玩赏句溪上的清漪。句溪以溪水取胜,所以特别点明“清漪”,用以总冒下文,贯串通篇,有如画龙点睛。这是首节。 次节八句,尽情摹写出溪上的景色:这里可以听到溪水泻向长淀的瑟汩声,也可看到溪水潺湲地在句溪和宛溪交会处两向分流的情景——一生钦仰谢朓的李白,也曾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名句(见《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写过这里的美好风光。溪水既清且浅,水面浮着连绵不绝的青萍。水底也是密密相依的杂石。溪水两岸,带着秋天寒意的草和花相间相映。明洁的溪水中,怡然嬉戏的鲔鱼轻捷地游动,宛如浮悬在空中——这全然是柳宗元《钴鉧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类若乘空无所依”的意境了。在这六句之中,作者写尽了水面、水底、水侧、水中,写了声响、形态;又兼及动、静,无一不蕴蓄着动人的美,表现出句溪的“清漪”可赏。这晚秋好景,自然不能不引发人的清兴,甚至连清冽的月光、挂霜的树枝,也受到了诗人的注目,它们和溪水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幅令人神魂为之一清的秋山清溪图。 最后四句是抒感。从上两节已可见出诗人心神的清爽、舒畅。“戏鲔”的游移,更触发自己的情思,并连类及鸟,自感这已尽够玩赏,因而不禁数落起另一个“我”(称之为“君”)来:“缨緌君自縻”,意思是说:你又为何要用爵禄冠带来束缚自己呢?两句相对,写出心乐鱼鸟而形被缨緌所缚的内心矛盾,于是,诗人终于慨然喟叹:山川
2
长存,永远是这样美;人生是有限的,且让我乘着这清秋光景,舒畅心怀,尽情游赏吧! 全诗以山水起笔,中段转写鱼鸟,最后复以山川作结,笔法既圆转灵动,又浑然成为一体。写溪景生动、真切,细致入微,体现作者“观其形而得其似”(《文镜秘府论》)的才能。诗中用语清丽自然,而又多藉偶句烘染情境,充分体现了诗人所特有的“撰造精丽、风华映人”(王世贞《艺苑卮言》)的清绮风格。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b3db3a0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