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读书说听雨 1936

2023-11-21 03:18:5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困读书说听雨 1936》,欢迎阅读!
春困,读书,1936
春困读书说听雨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327日《温州日报》第14版)

春雨潇潇,路也迢迢,人也杳杳,淡淡轻烟杨柳条。 风也摇摇,情也悄悄,魂也渺渺,听雨梦中谢娘桥。

这是年轻时胡诌的一阕小词。年轻人春困中爱胡思乱想,消逝了无数宝贵的时光。龚自珍诗云:“情多处处有悲欢。”这也是青年人的特点。而我之一生,则每每喜欢在春卧春困中,读书消遣消困。没有这种体验的人,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春困读书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那种非功利性的神游书海,排解孤寂无奈,造就审美的,艺术的人生,乃是读书中之上上境界。

消困读书,最好在春雨潇潇之夜。一边是倚枕闲目,一边是耳际雨声,真可以画一幅《春困读书听雨图》。记得元人虞集就有《题子昂春江听雨图》诗,只可惜未曾见赵孟頫的画。

听雨,最早似出于唐人韦应物《送颜司议使蜀访图书》六言,诗中有一联云: 山馆夜听雨声,秋猿日叫云暗

韦应物送好友颜司议赴蜀为朝廷访书,当时蜀道难行,他拟想颜司议于途中山馆听雨声、哀猿的孤寂境况。

李商隐在《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云: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被牛党杨嗣复,令狐綯排挤出朝廷秘书省,降任弘农县尉。这是离开“重城”长安,暮宿骆氏亭寄怀友人崔氏兄弟的抒怨之诗。“留得枯荷听雨声”,以枯死的荷叶自比,沉痛之至:言我已是“枯荷”,你们仍不放过,非得拔掉不可?其实留下“枯荷”,对你们没有什么害处,还可以听听雨打荷叶的声音吧!难怪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说喜欢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了。(见《红楼梦》第四十回,不过将“枯荷”写成“残荷”,我怀疑不是笔误,而是雪芹有意改动)我想,当年颦儿在大观园里受到排斥,与宝哥哥相爱不遂而痛苦无奈,潇湘馆内夜夜听那雨打竹声,因而与雨打荷声引发深切的共鸣。至于曹雪芹一家,雍正年间被抄家,父亲革职坐牢,受人白眼,所以对李商隐“留得枯荷”云云,感同身受,才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吧。 说起“听雨”,古人留下许多诗(词)句:

唐代那位写了有名的“洞房昨夜停红烛”的朱庆馀有“听雨宿吴寺,过江适越人。”那个“《秦妇吟》秀才”韦庄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北宋苏


轼有“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明代杨维桢有“小楼日日卧听雨,轻云作团拂帘过。”„„

上举之诗都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孤寂无奈。因此,“听雨”这一意象,实际上是诗人孤寂无奈心理的一种外化。但是最为人所传颂的听雨名句,除了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外,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也是名句。陆游抒发的也是一种孤寂感。还有放翁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是表达了诗人抗金杀敌,壮志难酬的孤寂和苦闷。

但是,如果从完整的一首一阕来看,则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是最有名的了。其词云: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两鬓苍苍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家高祖解元公“听雨楼书阁”,后来是曾祖,祖父的“五李书斋”(按:李白,李长吉,李商隐,李煜,李清照),一直挂着蒋捷的《听雨》词。但是据我回忆,下片歇拍作“一任阶前点点滴滴到天明”,多了“点滴”二字。这很不合《虞美人》的字声,格律。曾经问过父亲,说是当年高祖能自度曲词,能一边弹奏曲项琵琶,一边自唱,每爱在末句叠上两拍。

蒋捷词概括了自己一生三个时期听雨的不同感受:少年时到歌台舞榭,追欢逐爱;中年时为生计所迫,浪迹天涯,断雁西风,行旅孤寂,苍凉凄苦;晚年由于国破家亡,孤寂无奈而寄居寺庙僧庐,两鬓飞雪,感情变得麻木了。少年,中年只是反衬,是宾;晚年才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是主。知人论世,则亦“亡国之音哀以思”!原来蒋捷在南宋灭亡前两年(1274)中了进士,亡国之后不愿给蒙古人做事,而隐居于太湖中的竹山,与文天祥,林景熙(温州平阳著名诗人),谢皋羽,谢枋得,邓牧,汪水云等,同为宋末最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诗人。当时的许多士大夫为了功名富贵,投靠蒙元,连赵宋王朝的嫡系宗室,大画家赵孟頫都归顺蒙古人,去捧一碗残羹剩菜。蒋捷后半生虽贫困潦倒,疾病缠身,却宁可操牛医(替人医牛)为业,也不屈节做官,背叛故国;到晚年妻子亡后,只有寄居僧庐;在贫病交迫,孤寂难度中,于僧庐听雨而忆及少年,中年情事,故有此词。

由此可见,听雨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正是人生孤独,寂寞,凄清,苦痛之情,无法排解,因而借“听雨”外化以宣泄,打发孤寂痛苦,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此与春困读书似无关涉,然亦有说焉。

人生之春困读书,虽未必因为心中苦痛,孤单寂寞,但无聊之情绪则常有之。如何排解,如何遣发无聊?曰:读书,读书,还是读书!

末了,忽然想到二十多年前,一位朋友在海口书赠已故出版家张元济的一对联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b34372e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