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木兰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 掌握词语读音。
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溅溅 燕山 胡骑 啾啾戎机 朔气 金柝 策勋 阿姊 红妆 霍霍 帖花黄 著 鬓
2. 诵读课文,抓住故事情节,品味富有情味的诗歌语言,体会木兰形象及其意义。 3. 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在品读过程中,通过再创造来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
4. 体会木兰形象的特点,更加热爱我国古代文化,继承中华民族无私质朴、英勇无畏的传
统。 教学重点
1. 把握情节,品读木兰形象的魅力。 2. 多方面理解民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木兰形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资将中国的花木兰搬上了卡通银幕,轰动了世界,让全世界人民知道了这个英勇而美丽的奇女子。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可她到底凭借什么魅力,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风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在花木兰故事的最早来源《木兰诗》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预习内容,关于作品出处、北朝民歌知识、《木兰诗》产生的时代背景等。 1.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2. 一般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北魏统治期间(386~557)。当时北魏曾与北方的柔然
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交战地点。
3. 北魏是鲜卑族人建立的政权,鲜卑族当时已经逐步汉化,所以诗中将皇帝既称“天
子”,又称“可汗”。
4. 北魏末期时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实行“府兵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
等物品,因此诗中有“东市买骏马”等。 二、诵读课文
采取散读、指名分节读等方式,进行字词正音、语句质疑等。 三、概括情节
这是一首极富传奇色彩的叙事诗,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请你围绕故事,说说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节,并加以精练地概括。 (第1~3自然段)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4自然段)十年征战 (第5、6自然段)凯旋而归 (第7自然段)附文赞颂 四、朗读、品味语言的情味 1. 朗读第一部分。
(1)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抓住“叹息”“无所思”“无所忆”体会木兰的神情、心理的变化,与家人关切的神态动作,展示她与亲人的密切关系。
(2)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一节,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体会木兰的形象特点。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个诗句,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毅然服从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爷娘唤女的亲切、
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黄河流水鸣溅溅”写自然环境的严酷,“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战争环境的严峻。
2. 朗读第二部分。
体会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通过两处侧面描写,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木兰的英雄形象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aee20b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