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及引导

2023-04-15 18:23: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及引导》,欢迎阅读!
社会性,同伴,交往,引导,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及引导

作者:于月

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10

【摘 要】同伴交往是指儿童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儿童需要同伴交往,同伴交往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家庭中,家长要为孩子多提供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关键词】同伴交往;社会性;作用;引导

儿童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动因,是实现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同伴交往是指儿童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同伴交往会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同伴交往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伴交往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伴交往给儿童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同样的活动中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为儿童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讨论的机会,幼儿常常会在一起讨论物体的多种用途或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 (二)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没有同伴的儿童会产生消极情绪,长期没有同伴,这种消极情绪就会稳定为一种不良自我感觉,将严重阻碍儿童心理发展,阻碍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同伴交往能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波、愉快。观察发现,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经常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因为在交往中有许多创造快乐的因素:孩子的建议被同伴采纳;共同搭建的积木被老师表扬等等,都能得到快乐和满足。

(三)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表现为:轮流、助人、合作、谦让、分享等。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儿童发出社会行为,如微笑、请求、邀请等,根据对方的反应作相应的调整,自我调控能力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同伴的反馈往往直接和坦率,如果你发出的是有好、合作、分享等积极行为,同伴做出肯定和喜爱的反应;而如果你做出不友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消极行为,同伴则会做出否定、厌恶和拒绝的反应。这种丰富的、直接的反馈有利于发展儿童良好的行为,并使之转化为一些稳定的交往技能。 (四)同伴交往为儿童将来社会角色的扮演作好积极准备

儿童对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乐此不疲地对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探索、认识,为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做着积极的准备。而这一切都是在同伴交往中实现的。如在学校常见的过家家的游戏,这其中就包含孩子对性别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理解、认识和学习

二、如何培养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技巧 (一)家庭中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

1.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家长要为孩子多提供交往的机会。尊重孩子的交往意愿。让孩子明白与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权利,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监控孩子的交往。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判断是非、自制自控的能力较弱,因此家长要积极监控孩子的交往状况,预防同伴交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必要的。

2.把握交往环节,指导孩子的交往技巧,教孩子学会向同伴展示自己。向同伴展示自己,意在获得同伴接纳,进入同伴圈子,赢得同伴认可,耐心倾听。教孩子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势不自夸,对自己的不足不忌讳。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大胆展示,自信和勇气是孩子向同伴成功展示自己的保证。教孩子学会宽容待人。宽容是不计较而不是示弱,是理解而不是迁就。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冲突。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必备环节。 (二)小学教育中对儿童同伴交往障碍因素的化解及正面培养

1.移情训练,矫正攻击性行为,进行移情训练,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教育情境,也可以利用偶然事件,灵活地加以引导。针对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教师应创设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和开放性的心理环境。另外,教师要做到人际关系的开放,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平等、互动、和谐。教师要持之以恒,要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允许孩子消极行为的反复。

2.实际练习,培养交往技能,游戏中练习。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用游戏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既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日常生活中强化。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化学生的交往技能。当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交往技能在与同伴交往的实践中取得成功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帮助分析成功的原因,强化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 3.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要指导家长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多种兴趣和技能、特长,特别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其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情境,让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与他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健康地交往。再次,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自己的选择。最后是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还要改善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态度和方式。 4.满足孩子合理需要,改变被忽视状态

教师要改变被忽视儿童的社会地位,只有满足孩子的各种合理的需要,才能减轻他们心中的忧虑,使他们获得充分的自信,从而彻底改变他们被忽视的状态。 (三)家校结合,提高教育效果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高家长对孩子同伴交往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解放孩子的时间与空间,积极为孩子创造和提供交往的氛围,使其在观察学习与交往实践中不断摄取交往经验。对于能力较差的儿童,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并给予耐心的辅导和帮助,引导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家校同步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张文新. 小学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8 2.陈帼眉. 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红玉.试论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小学教育研究.1996.1

4.儿童网摘.http//www.cnshipin.cn.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儿童交往能力. 2005.10.9 5.刘东华.社会化活动中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a49f5a77c1cfad6195fa7f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