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和尚与山人

2022-10-01 00:16: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尼姑,和尚与山人》,欢迎阅读!
山人,尼姑,和尚
我这次到上方山来,目的很单纯:登山健体,呼纳氧气,顺便将上次遗漏的一两个景点补齐,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我第一个买了门票,第一个进山门,大踏步地朝山中走去。

“您是第一次到上方山来吗?”一个妇女的声音从背后清晰而响亮地传来。 从哪冒出来一个蛮妇?居然能跟上一个壮汉的脚步?心里这么想着,扭头一看,不是“蛮妇”,是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 “不,是第二次了。

“如果是第一次,我可以给你当导游,免费的。 少给我来这套“美人计”吧!我可见得多了。

我俩还是肩并肩地聊了起来。我之所以放下心来,因为她不是“美人”我也不是轻易就中美人计的那种年龄的人。在这前不见游人,后不见来者的山路上,有一位免费的导游相伴,既不孤单,也不寂寞,也许还能增长见识呢。

我从她口中得知,她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应邀去给兜率寺维修寺院的工匠们做午饭的。

不知不觉,我俩来到了兜率寺。一仰头,看见了那寺前的楹联:上方兜率能容众多信士;释迦佛法难度不善之徒——这就是我上次遗漏的一处景点。我拿出笔来,记在了本子上。 正在这时,从寺里走出一位尼姑,我看她时,她也瞧了我一眼。就这一眼,我就能从她那灵光一闪的眼眸中,看到了一种不俗的内容。她大约四十岁上下,戴着一副眼镜,眉清目秀,肤色白皙。我盯着她看了片刻,之所以敢盯着看,一是因为好奇,二是因为她不再看我。一个疑问也随之而生:偌大一个寺院,为何只住着一位尼姑? 免费导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低声说了句:“该住在这里的偏偏住在那里,该住在那里的却执意住在这里。唯利是图啊!”话音未落,她便丢下我不顾,去后面的厨房做饭去了。 是谁唯利是图呢?是这尼姑?我怎么端详,怎么不像。安静的寺院里,只剩下我和尼姑二人。她坐着敲梆子,我愣着傻看。我又看了看本上刚刚记下的楹联,觉得自己像个“不善之徒”,而尼姑呢,怎么看也像是“众多信士”中的一位佼佼者。

我慢慢地走出兜率寺,朝云水洞方向去了。大约攀了一个多小时阶梯,觉得腿脚有些酸痛,便坐在一块石板上小憩片刻。

这大概是旅游的淡季,半天不见一个人影,让人有一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错觉。我决定要幽它一默,于是拿捏着想象中的李鬼的腔调,对着前面茂密的参天古树大声说道:“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回声中重复着“买路财——买路财——” 几分钟过去了,依然不见游人。我有一种李鬼剪径未果的落寞惆怅。 终于,一阵脚步声传来,走过来三四位姑娘,远远地看到了我。 “哈啰!我们终于碰到了一位魅力男士,一路上让人好不郁闷!

我也“哈啰”一声。一阵说笑之后,才知道她们是北京某所大学的学生,借周末时机来此登山锻炼腰脚。她们问我离兜率寺还有多远?我说大约还有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吧。于是她们唱着歌,兴致勃勃地朝寺庙方向去了。

我在想,那几位女大学生要去兜率寺,一定是久仰它的历史久远以及佛教文化的神秘色彩吧。此寺隋唐始建,五进殿宇,香火旺盛的明朝,有僧众500余人。而如今,只剩一位尼姑了。

我对尼姑的第一印象是:非同凡人。若用一句诗来表达,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连她敲梆子的动作、姿态都是那般温文尔雅,超凡脱俗。我猜想那几位女大学生见着了,不知又会怎么惊羡不已呢!没准会冠以“魅力尼姑”的美名而加入其行列,做一个性情中人吧? 我终于到了云水洞前的大悲庵。里面呆着三个俗气的和尚,其中一个年轻的坐在椅子上打盹儿,一胖一瘦是两个年富力强的,正和云水洞里的工作人员侃山浪笑。我才知道和尚并


非不食人间烟火,也会有七情六欲。如果说这三个和尚没水吃,我肯定会相信。他们不但行为粗俗,而且面相也不慈悲,与“大悲庵”的名号很不协调。

我想起了一个常识:和尚住寺,尼姑住庵。为什么这里完全颠倒了?忽然想到了免费导游的那句话:“该住在这里的偏偏住在那里,该住在那里的却执意住在这里。

我知道这是为什么了。云水洞乃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著名溶洞。如果是旅游旺季,洞前必然游人如织,那三个和尚便有生意可做了,决不至于像今天这么清闲。

佛家也有颠倒事,不居山林不知情。当然,这里只针对三个和尚。我坚信尼姑是真的,而这三个和尚,只是穿着道袍而已,未必是地道的出家和尚。

从山门出来,太阳已经偏西了。于是我加快了步伐,朝车站走去。正行间,山坡那边传来一个声音:“我们真是很有缘分那,又见面了!”抬头一看,是免费导游。 “这是我家,来坐坐吧,我给您沏杯茶,免费的。 我相信她说的这个“免费的”绝不是一个圈套。看天色已晚,还是婉言谢绝了她的邀请。 “那就下次吧,一定要到我家里来哦!

我走出几十米之外,回头一望,见那免费导游还站在山坡那边向我招手呢!她的身旁有紫红的晚霞,朦胧的山丘。渺渺的炊烟„„我突然感到这景象极像陶渊明写的那首《归园田居》。我还记得其中多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我退休了,一定要在这里买一块宅基地,盖几间茅屋,一座小院。尽情地享受这淳朴的田园,氤氲的山野,汩汩的泉水,潺潺的溪流;百般地体味那山人的闲适,僧人的惬意(那仨和尚除外),道家的空明,佛家的大度。做一个地道的性情中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a145ca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