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名人的勤奋故事》,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名人的勤奋故事
1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
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 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 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 他起床一看, 原来是墙壁裂了缝, 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
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 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2 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 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3 诸葛亮少年时代 , 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学习刻苦, 勤于用脑, 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 喜欢这个勤奋好学, 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
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 于是诸葛亮想: 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 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 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 估计鸡快叫的时候, 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4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 《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 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5孔子一生勤奋学习, 到子晚年, 他特别喜欢易经。 易经是很难读懂的, 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
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 既笨又重。 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 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 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9f551aa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