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典型民族村落异地重建模式

2022-05-26 04:3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汶川地震典型民族村落异地重建模式 》,欢迎阅读!
汶川,村落,异地,重建,地震
汶川地震典型民族村落异地重建模式

作者:肖进

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30



肖进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汶川地震后,有一部分民族村落,地理位置差,经济发展落后,居住环境恶劣,灾后重建困难重重?本文以茂县太平乡杨柳村灾后重建为实例,采取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研究、探索民族异地重建的成功模式,其它巨灾民族村落重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汶川地震 民族村落 异地重建

中图分类号:K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61-01

1 杨柳村的基本情况

杨柳村位于茂县太平乡境内岷江上游山区,距茂县城74km,平均海拔近2600m,全村共72户、357,羌族人口占99%,是一个典型的羌族村寨。地震前,杨柳村散落在半山腰的杨柳沟两侧,风格为汉羌结合式,当地村民精通传统的叠石建筑技术。

2 迁建面临的问题

2.1 选址的困难

该村原住址经专业队伍排查,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已不适宜居住,必须另寻新址进行整体搬迁。因为该村山高地少,很难选到一块合适的平坝,更难选到能够避开断层、避开重大地质灾害、避开不利场地条件和洪水通过部位的场地。

2.2 资金筹措困难

由于杨柳村处于高山峡谷地区,土地贫瘠,基础设施差,经济滞后,人均年收入仅为10002000,灾后重建资金全靠村民自筹比较困难。

2.3 重建组织的困难

村民工作难做。大多数村民过去在半山腰上经营自己的家业,对老房子有特殊情怀,故土难,思想上不愿意搬迁,要想实现整村搬迁,必须首先做好村民的工作;缺乏技术指导。传统的修房是村民自己随意设计,随意选址,就地取材,亲朋帮忙,缺乏专业设计和技术指导;未来的生计问题。该村山地多,良田少,村民种植的地都在山上,整体搬迁给他们生产带来了不便,从山上搬到山下,未来靠什么生活,这是一个难题;灾后维修和运行。整村建成后,今后的运行和维护需要大量资金,从何而来?

3 异地迁建选址

3.1 原址情况


该村过去住在半山腰上,地质环境条件本身就比较复杂,5·12大地震及其余震对山体多次进行破坏,造成山体松动,地表剥落,碎屑堆积,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一旦遇到强降雨,必然产生地质灾害,威胁当地村民的安全,原住址已不适宜居住,必须另寻新址进行整体搬迁。

3.2 选址的原则

对新村选址按照因地制宜、安全第一、生活方便的原则,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避开断裂带。新址避开了断裂带,离开了断层一定安全距离。避开重大地质灾害。新址避开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避开不利场地条件。对具体建筑的场地选址,避开了不利场地条件,不存在液化、沙化地基。避开洪水经过部位。新村必须避开洪水通过部位,所选地址没有大江大,离沟谷也有一定距离,基本能避开洪水通过部位。在选址过程中,还考虑了村民自愿、由近及远、合理劳动半径等原则。

3.3 新址情况

按照灾后重建选址的原则,通过反复寻找和调查,并征求村民意见,最终决定将杨柳村整体从山上搬迁到山下,新址选在岷江河湾的西边,地方不大,三面环山,新址避开了活动断裂带,避开了重大地质灾害,避开了不利场地条件,基本避开了洪水主要通过部位。

4 重建模式分析

4.1 重建思路

借灾后重建之机,完成新村的整村建设,56户农房建成轻钢龙骨结构、羌宅外观形式;重建规划时,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了改水、改厕、改圈的设计;改善全村道路;铺设地下涵,将电线、电话线及污水管道埋于地下,并设有简易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少量的路灯,使得村中晚上可以照明;规划了社区服务中心和集会广场,可为村民服务,并供村民、游客集会,一起活,在广场上跳锅庄,恢复村民的传统集会生活;在村内设立羌文化研究,招待相关学者长期驻扎在村内,进行文化采风,整理、研究与保存羌文化。也欢迎音乐、美术及建筑的创作者入村采;为了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可以发展高端的羌文化深度体验旅游,锁定长期的、高端的以及对文化真正感兴趣的游客;为了避免游客住进居民家中,使得居民改造其室内装设满足游客需要,影响其日常生活,所以建议建立一个400m2羌式建筑住宿点,可以用来招待高端、深度旅游者。

4.2 重建模式

杨柳村的灾后重建在“县主导,乡组织,村主体,民主办”的工作机制下,经过清华大学的专

业规划,按照台湾谢英俊乡村工作室的设计理念,以“轻钢龙骨”为主要框架,融合羌族民居风貌。

5 重建历程

200878日至826,政府牵头组织相关机构与援建单位进行科学规划和新村选址等前期工作2008827日至2009924,村委组织村民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住房重建。

5.1 农房重建情况

杨柳村农房重建从20089月开始,20099月结束,历时一年时间,圆满建成。南都基金会捐赠钢架25户、欧特克公司捐赠钢架30,共建成农房55户。


5.2 基础设施重建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整村灾后重建规划,与农房建设同步进行,主要包括通村公路,连户道路、人畜饮水、污水管网、村容村貌、旅游设施、文化建设、路灯厕所、种养殖与观光农业等农村基础设施与生产设施的配套建设。

6 重建效果

杨柳村重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注重灾后恢复重建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建成后的效果如下。

(1)居住效果。与震前比较,居住条件大为改善,过去房屋低矮,大都只有一层,现在是三层房,户均167.8m2,功能布局既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也能满足民族特色旅游。

(2)土地利用。集中重建,由散落变为聚居,空间布局紧密,节约了土地、道路和公共空间。

(3)风貌特色。既传承了羌族建筑特色,又延续了传统田园风格,突出以林、田、渠、路为特征的新农村田园风貌。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整村灾后重建规划,既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又要满足特色旅游发展要求。与震前农村相比,已远远超过灾前水平。

(5)发展振兴。杨柳村保存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又位于九环公路沿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在灾后重建中,把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和现代观光农业作为支柱产业,来解决村民未来的生计问题,解决了杨柳村发展振兴问题。

(6)文化传承。一是在建筑风格,保持了以前的羌汗结合的特色;二是在村里设有村史室,主要保存村里人家的族谱、姑娘媳妇们的羌绣、被整理和记录下来的老人们讲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在抢险和重建过程中的图片、录像资料,还有解放军官兵留下的纪念章。

7 结语

杨柳村灾后重建是汶川地震350各异地搬迁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因该村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震前经济发展滞后,通过重建的科学规划、安全选址、政府引导、尊重民意、专业设计、村民自建、机构支持、协力重建、换工互助等模式,不但提前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而且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新农村风貌,重建取得的效果良好,无论是村民的居住效果,还是整村的基础设施都大大超过灾前水平,并且通过发展民族特色旅游解决了村民祖祖辈辈靠耕种过活的日子,村民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了灾前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8cac923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