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欢迎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维持学习兴趣,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这种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每个环节都非常严重,任务设计是否明确,教师主导是否到位,是否体现学生为主体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美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强的综合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是教学的第一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那么如何才能有用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任务设计应具有趣味性
所谓兴趣是最佳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就说明任务是失败的,因此,要想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出的任务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和阅历的例外,兴趣上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而缩小差异的捷径就是教师对自身多方面醉心的培养、对主动探究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心理,引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要注意,设计的任务必须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天地,以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才华,从而对美术课程保持相对永远的热情。
二、任务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虽然“任务驱动”教学法现在非常流行,同时也具有实效,但不是每个美术教学版块都必须设计“任务”,并且“任务”的设计要有区分度,侧重点要明确。切忌平衡用力,如果这样,教师教学时间久了会没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在“平衡任务”中感到有些失望和失去探索动力。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没有做到科学的分配和调整。其次,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用得多。
1 / 3
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因此,“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结构等方面。如果“任务”设计操作性不强,没有实际意义。除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之外,还违背了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另外,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否完成了基本任务,老师要一眼就能看出,以便及时进行记录。因此,基本任务设置也要有可考核性。
三、任务选择、设计应具有针对性
由于小学美术课综合性的特点,学生技能水平差异远远大于其他学科。所以,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对美术兴趣不浓,有的学生是存心学好美术,但由于我们教师教学的内容要么不适合他们、要么难度太大。还有就是我们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满实,首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留一点有余地,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美术学科的一个严重特点是: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课堂变得灵活多样。为了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发展个性,把握知识体系的脉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要求我们在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又要考虑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根据例外层次学生的需求,将任务的难度设计为梯度等级,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比如:板报设计练习,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小报,要求有图、有文、有美术字、有分栏等,其内容和版面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
四、任务设计应具有可思考空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严重,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美术学科是开放性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美术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美术教师在教会学生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更严重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凑巧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829a78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