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万物生灵》:万物生灵,铺满斑斓色彩 》,欢迎阅读!
《万物生灵》:万物生灵,铺满斑斓色彩
作者:刘德福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2年第24期
冯骥才不仅仅是现代散文创作者,也是一位画家、旅行家、生活家、民艺保护者。他喜欢书写动物生灵、草木自然、俗世人情和历史文化,包罗万象且朴素深情,经得起咀嚼。在《万物生灵》中,维也纳春天悄无声息却又辉煌地走来,森林里的雪玫瑰生長在枯枝腐叶中间,阳光从树隙中间斜射下来,照在它淡绿色的花朵上……草木生灵生机勃勃,市井乡间炊烟渺渺,人情冷暖地久天长。 【经典摘抄】 书房花木深
长长的枝蔓在屋子上端织成一道绿色的幔帐。常春藤像长长的瀑布直垂地面,然后在地上愈堆愈高。绿萝是最调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几乎每次我走进这房间,都会惊奇地发现一个画面:一些凋落的粉红色的花瓣落满一座木佛身上;几片黄叶盖住桌上打开的书;一次,我把水杯忘在竹几上,一枝新生的绿蔓从杯柄中穿过,好似一弯娇嫩的手臂挽起我的水杯。于是,在我写作过于疲劳之时,或在画案上挥霍一通水墨之后,便会推开这房间的门,撩开密叶纠结的垂幔,独坐其间,让这种自在又松弛的美,平息一下写作时心灵中涌动的风暴。
当我坐在这间花木簇拥的木屋中,心里常常会蹦出这么一句话:我们是天生用理想来生活的人! 片段赏读
用理想生活,这不只是作家所为,还是作家书房里的一根常春藤蔓和绿萝的生命状态。瞧瞧那绿萝,先是调皮地乱走,然后从藤椅靠背的缝隙里伸出芽儿,还能用绿蔓挽起水杯。如果没有理想,哪里会有这样盎然的生命力?作家其实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也许生活得很庸常,却能用自己的才情和语言为后人勾画出美丽的理想图景。蒲松龄在茶棚卖水维生,却有《聊斋志异》传世,在狐魅花仙的悲欢离合里抒写爱恨情仇;曹雪芹举家食粥,却将自己的身世血泪凝结成人间风流蕴藉。不是苦难和艰险造就了文学家,而是文学家用自己生命之光烛照人间的苦难。
【经典摘抄】 苦夏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
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当头默默坚忍地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的挥发。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片段赏读
千万不要说酷夏是苦的,就如咖啡,是苦后的香,就如茶,是苦后的甜。所谓的云淡风轻,是风暴之后的平心静气。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总是平缓地流动,就没有了瀑布的美景,总是平铺直叙,就没有了跌宕起伏的情节。“蒸笼般的夏天难耐与难熬”,可是,总是在春风轻拂的惬意里,生命就一定会完美么?给生命一道坎坷的梯度,你才能在回环往复中明白起伏的真谛。当夏天最后融化了自己,一定也融化了热爱酷夏的人的怯懦,生命就在一次次汗水流淌中,体会了艰苦卓绝中的踔厉奋发。 【经典摘抄】 秋天的音乐
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挺凉,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真正的富有感,是属于创造者的;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这种潇洒而悠然的风度……
它高远,平和,神秘无限。大大小小、松松散散的云彩是他思想的片段……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
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天的凋谢全是假象!它不过在寒飙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
片段赏读
大地上的苍生,面对自然界的景致,种种感悟,流水一样从心间流淌过。于是,赏景者就有了心灵中的律动。天地壮阔无垠,万物繁复多姿,秋天更是一个繁复悠长、带有韵律感的季节。鸟儿的飞翔,是小提琴的旋律;田园风景,是温情的和弦;大道纵向冲出,是号角嘹亮。这些乐器的乐音,都在契合欣赏者的内心节奏和韵味。这个世界从来没有隐藏过我们,我们的耳朵听见河流的声音,我们的眼睛看到一朵花开放……眼前景物的繁茂或凋零,正取决于你的心情。
【经典摘抄】 古希腊的石头
永恒是达不到的。石头并非坚不可摧。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人带到永远。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一些残块和断片。
在博物馆的一个展厅,我看到一截石雕的男子的左臂。虽然只是这么一段残臂,却依然紧握拳头,昂然地向上弯曲着,皮肤下面的血管鼓胀,脉搏在这石臂中有力地跳动。我们无法看见这手臂连接着的雄伟的身躯,但完全可以想见这位男子英雄般的形象。一件古物背后是一片广阔的历史风景。历史并不因为它的残缺而缺少什么。残缺,却表现着它的经历,它的命运,它的年龄,还有一种岁月感。
于是一种美出现。凡是懂得这一层美感的,就绝不会去将古物翻新,甚至做更愚蠢的事——复原。 片段赏读
那些厚实的老茧,是岁月隆起的山峰。还有那些被岁月撞击过、伤害过的树木,结成疤之后,却成为树木最结实最坚硬的部分。如果你想永恒,就必须接受岁月撞击后的残缺,而残缺正是沧桑岁月的印记,更是与时间对垒抗衡的见证。凡是经历过夏的酷烈、秋的凌厉、冬的寒冷的人,一定会懂得生命中的另外一种美,一种可以进入博物馆的美,那才是命运最厚重的交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7ac4e18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