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兰亭集序》5》,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
一、 指导思想
语文其实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可以说,从学校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语文课,语文课已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在这漫漫长途中,语文课教学的用具一直都非常简单: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本书足矣。是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给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目前,已经有不少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进入语文教学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在不断地发展。
我们应该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读、说、写作为语文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出发点。使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地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口味。 本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 作者简介 二. 背诵指导 三. 分析拓展 四. 课后作业 二、 实施过程
(上课前放片头音乐《阳关三叠》片段,营造一种温和古典的氛围,学生立刻被吸引,并陶醉其中。)
(一)导入新课
喜欢旅游吗?(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喜欢”)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我们不能只钻进书堆里,成为书呆子,我们应该走出去,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阅历。绍兴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稽山鉴水,人文荟萃,兰亭乃是其中不可不去的一个景点,今天就让我们去神游一番兰亭吧。(生笑) (二)作者简介
1、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导游先生,{点击“作者简介”,出现了王羲之画像}(生皆惊呼,兴致很浓)于是请一生自荐简要介绍王的生平。 2、 肯定并补充:
本文是相当出色的一篇散文,然它的光彩长期为其书法艺术的盛名所掩。{点击图片二,《兰亭集序》唐摹本}此文是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在酒醉后写成,故下笔有如神助,酒醒后再书十数次,未有及之者。论者称其“飘若浮云,矫如游龙”(点击)其中20个“之”字写法各异,犹为后人所称道。唐太宗尊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爱不释手,死时将真迹带入昭陵,今日我辈所见乃冯承素之摹本,是与真迹最接近的一种。(时有生惊呼,大概是长了见识之故)
(三)题解 1、请一生谈谈什么是“序”,以及其主要特点。 2、师补充。 (四)读文
1、请一生自荐朗读(生纷纷举手,颇积极)
(1)正音:癸、会、禊、湍、觞、夫、趣、曾、殇 (2)停顿: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况\修短随化… 2、 齐读全文(注意字音与停顿) 3、{点击分析拓展一,《古文观止》中吴楚材的评价}“当时(东晋)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
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王羲之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此文)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
4、请讨论哪些段落为苍凉感叹,哪些为无穷逸趣?(生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5、明确并板书: 记盛会 乐 议死生 悲 (五)析文
一、无穷逸趣(段一)
1、请思考本段写了哪些内容?(生思考一会儿,有几人举手) 2、请一生回答,师引导补充:{点击“背诵指导”} (1)、时间:“永和…岁在…暮春…” 地点:“会于...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一觞一咏…” (5)、天气:“是日也…” (6)、感受:“仰观…俯察…信可乐也” 3、兰亭聚会,可乐之事有哪些?请讨论概括(生议论之后,踊跃发言)师引导补充{点击“分析拓展二”}
同道相逢为一乐;环境幽雅为一乐;饮酒赋诗为一乐; 天气清朗为一乐;游目骋怀为一乐。 4、齐读,读出乐来(师示范关键句)。并利用“背诵指导”来指导背诵:齐背、独背(生皆兴奋,努力背诵) 5、我们也来乐一乐,(生笑){点击两下,欣赏图片“鹅池”、“兰亭”“曲水流觞”}(生惊呼,叹为观止)
6、讨论:如此盛会,为何没有音乐?(生纷纷讨论,积极回答,唇枪舌剑,形成小高潮) 师补充明确:
反映了作者的心境的恬静淡雅,兰亭宴集中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序幽情,且自然界各种声音已构成一曲绝美的天籁,此时人与自然已静静地融为一体,因而,无须再用人间的丝竹管弦来助兴,否则,反而显得多余、嘈杂。
7、字词质疑并解决(修禊、其次、游目骋怀、信……) 二、苍凉感叹(段二、三)
1、思考讨论:不是刚刚说“信可乐也”吗?为何一下子就成了“岂不痛哉”呢?悲从何来?请用原文回答并分析。(生交头接耳)师补充明确: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请一生疏通之,注意关键字词) 2)、分析: (1)、现实原因: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就有散,“相见时难别亦难”,聚散太匆匆,快乐的易逝,人生的短暂,皆令人感慨万分。 (2)、历史渊源:{点击“分析拓展”}齐读(生热情高涨地读)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汉武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乐往哀来,怆然伤怀。”——曹丕
小结:因而,作者的“痛”是无可厚非的,就连毛主席也有“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慨呐,那么作者是不是一味的悲痛下去呢?有没有因为人生苦短而主张及时行乐,醉生梦死,了此一生呢?我们接着来看下文。 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如何理解?{继续点击}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分析:庄子认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活了八百岁的老寿翁彭祖与活了几岁就夭折的短命鬼也没什么差别,对此王羲之是极力反对的。他认为生即是生,死即是死,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死生亦大矣”
3、作者到底是怎样看待“生死”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生纷纷议论,踊跃发言,形成高潮)师引导补充明确:
记叙兰亭宴集,表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暗含了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留恋。对庄子的批判,明确地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生命虽短,但要活得积极有意义,他自己的一生也正验证了这一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书法遗产。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小结:因此,从全文看来,王羲之在深沉的感慨中抒发了对人生的眷恋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再次点击吴楚材评论}齐读
3、 本文的写作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兼点题(序) 4、齐读这两段,读出苍凉感叹之味来。(指导读关键句) (六)、齐读全文(注意读音、停顿、语气、感情) (七)、课后作业{点击}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三
3、比较阅读: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写一篇读后感{点击参考本人的两首小诗}(生有感叹的有读的有抄的) 读《兰亭集序》 兰亭怀古
右军修禊得诗情, 古亭幽径芳草萋,
醉罢书成犹自惊。 湮没多少游人迹。 若非蘸尽墨池水, 觞咏群贤今何在? 安得至今说兰亭? 多情笑我空叹息。 三、 启发思考
我们衡量一个多媒体课件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它是否有利于帮助讲授和理解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我们应该反对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的纯技术思想,更应该反对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为了赶时髦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我们使用多媒体只是为了辅助教学、服务教学,而不能脱离教学,甚至取代教学。
我们应该扬其长、避其短,慎用多媒体,善用多媒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759cb1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