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习俗

2022-03-23 23:1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月二的习俗》,欢迎阅读!
习俗,二月
二月二的习俗

二月二的习俗作文一: 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被称作龙抬头的日子。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北方,二月初二又叫春龙节、农头节。在南方又称踏青节,古时还称其为挑菜节。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二月二的民谣。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北方农人在二月二早晨,于院内用草木灰撒成粮囤图形时念叨的一句民谣。撒成粮囤图形后,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在乡下,刚起炕的男人,要点燃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会掉下来被消灭。从龙抬头的日子开始,自上年深秋就销声匿迹的雷鸣便会重震寰宇了。春雷一声天地动,那些蛰伏的虫子,便会被雷声惊醒。正如民谣所说,二月二,龙抬头,蜈蚣蝎子都露头。为了避免毒虫伤害,人们要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譬如,有的地方在这天早晨还要把草木灰撒在墙的四周,撒时口中也要念叨二月二,围围墙,蝎子蜈蚣不上房之类的民谣,因为在炎热的夏天晚上,乡人们爱在房顶上歇夜。蜈蚣蝎子不上房,休息起来也就安逸多了。

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去年腊月理的发,头发长得再长,正月里也不能理,据说那样就会影响舅舅的命运,只有等到二月二才能理。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理发,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二月二还是一个出嫁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须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有句民谚说媳妇不看娘家灯,看了死公公,说的就是此习俗。因为初一为单日,不被民众所看好,所以二月二便成为娘家接闺女的大好日子。这首民谣,充分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迫切心态。

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这首民谣风趣幽默,生动描绘出百姓过二月二的喜悦心情。因为二月二民间有煎年糕的旧俗,寓意日子一年比一年高,还要边煎边唱:二月二,炒炒炒,家家户户煎年糕。儿媳妇煎,老婆婆烧。儿媳说:娘啊,你瞧瞧脊梁后头是个啥?耗子衔了个大狸猫。老婆婆往后一扭脸,儿媳妇往裤腰里塞年糕,烫得肚皮起燎泡,隔着窗户往外甩,正赶上老公公来送筲,烫得老公公半边胡子没有毛。老公公说:今格儿真蹊跷,以前净下雨,现在怎么下年糕?

二月二,敲锅底,烧陈菜,喝陈米;二月二,敲梁头,吃香喝辣不犯愁;二月二,敲屋山,金子银子往家搬;二月二,敲砖台,蝎子不蜇光腚孩。二月二这天早晨,乡人还要拿着烧火棍到处敲,边敲边唱上面的民谣,寄托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宰相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据说,三皇之首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也就有了这首百姓很喜欢吟唱的民谣。 二月二的习俗作文二: 二月二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龙抬头之际,正处春旺之时。踏青可以改换自己的心境与运势,给人带来好运与吉祥。 二月二的习俗作文三: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


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的习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700b1d5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