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代巴蜀漆器的对外传播及其路径

2022-07-01 14:59: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汉代巴蜀漆器的对外传播及其路径》,欢迎阅读!
巴蜀,漆器,汉代,路径,对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汉代巴蜀漆器的对外传播及其路径

作者:肖冉

来源:《卷宗》2020年第03

我国制漆工艺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和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均发现漆器遗痕,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了漆碗。《韩非子·十过》中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禹作为祭器,墨漆其外是我国关于古代漆器较早的史料记载。巴蜀地区漆器尤其是制漆历史悠久、传播范围广。汉代是巴蜀漆器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中国漆器史上的黄金时代。

巴蜀地区不仅是重要产漆区,也是早期漆器生产中心之一,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华阳国·巴志》记载巴地盛产丹、漆,《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可见巴蜀地区不仅盛产大漆,也丰产漆器制作原料丹砂、紵麻、竹木和制作釦漆器的金、银、铜。丰富的物质条件为巴蜀地区漆器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巴蜀地区的漆器手工业生产大致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三星堆遗址曾发现有雕花漆木器,以木为胎,外施土漆,木胎上镂孔,器表雕有花纹,表明该时期的漆器已经脱离了单纯地在器物上髹涂生漆的原始阶段,熟练地掌握了割漆、生漆加工、制胎、上漆工艺技术。在金面罩与铜头像粘贴较好的部位,有一层极薄的呈枣红色的硬壳,是作为将金面罩粘贴到铜头像上的粘合剂。现代的髹漆实践证明,用水取代生漆来调制底灰,会使漆层的牢固程度受到影响,三星堆的这尊金面铜头像粘接如此牢固,可见古蜀匠人已经充分掌握了生漆的特性。 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漆器的生产与经营已初具规模,漆工艺也趋于成熟,形成了漆器生产域和独立的漆工艺体系。多处墓葬出土的漆器相比较于商周时期,制作工艺有所提高,品类逐渐丰富。成都羊子山墓出土了一件带铜扣的漆盒,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扣器,可见当时蜀地漆工艺己经趋于成熟。且这时期的漆器上出现标明产地及姓氏的铭文,为判断漆器的产地与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当时各地漆匠公推蜀工技艺为最。

汉代巴蜀漆器出土数量多、种类丰富。按照出土地区的不同,可分为川内地区和川外地区。

川内地区汉代巴蜀漆器出土遗址主要有:四川荥经古城坪秦汉墓葬M1M2出土漆器27;成都东北郊西汉墓葬发现漆器54;成都洪家包西汉木椁墓出土漆器盘、陶胎漆器等;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出土漆器有耳杯、陶胎漆器;四川西昌礼州遗址发现西汉后期鎏金铜釦耳杯残痕、残漆盘痕;成都风凰山西汉木椁墓出土35件漆器,包括针刻纹奁盖、蛋形彩绘盒、素漆耳杯等以及大量残漆片;重庆市临江支路西汉墓发现残漆片多处;绵阳市双包山汉墓出土大量漆器共计611;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木椁墓群出土漆器有漆盂、木几等9;重庆云阳马沱墓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61ffb53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