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阅读】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欢迎阅读!
【古诗文阅读】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
文)
完成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灵壁张氏园亭记苏 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 凡八百里,方能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
并使其子孙进门而仕官则跬步市朝之上逼肖而归隐则滚转山林之下于以食疗治身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容。
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余为彭城二,乐其风土。
将回去不忍心,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
,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三月二十七日记。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家灵壁 家:俺家 b、岸谷隐然
隐:隐约c、舟车冠盖之冲 跳:高速行驶 d、则跬步市朝之上
跬步:奔跑进出1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 )a、其深可以隐/其孰能讥之乎
b、以与其子孙游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取山之怪石/可以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就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二到任途中,经过汴水边的灵壁张氏园亭时,应当张硕的命令而并作的一篇游园记。b、文章结尾详尽地叙述了张氏园亭的地理位置、环境风貌、景物构筑、物产养殖等,注重“其浅可以隐,其盛可以养育”。c、张家世代显要,张氏先人不仅为个人计,而且为子孙计,构筑了张氏园亭,其后五十多,规模日益不断扩大。d、苏轼从张氏园亭获得鼓舞,紧紧围绕仕与锥果这一中心依泉了一通议论,指出一个人无法崇尚功名爵禄,而应当退隐于田园山林中,因此他也想要在彭城卖田终老。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后)(1)凡八百里,方能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4分后)(2)将回去不忍心,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3分后)20、用斜线“/”给下面的一段文字断句。(3分后)并使其子孙进门而仕官则跬步市朝之上逼肖而归隐则滚转山林之下于以食疗治身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容 答案:
16、c(跳:要道,交通要道)17、c(c项,结构助词,的。a项,代词,代指买壁张氏园;副词,表中馈电,难道。b项,连词,表中目的;连词表同列;d项,连词,表中同列;连词表转折点)18、d(“指出一个人无法崇尚功名爵禄,而应当退隐于田园山林之中,因此他也想要在彭城卖田终老”有误,从原文“其子孙仕者皆存有循吏良佳之表示,处者皆存有节士廉退之行”可以窥见,作者对张氏子孙的仕官与退隐都就是赞许的,题中只挑选出其中一个方面,因此属以偏概全的错误)19、(1)跑了八百里,才走进汴水之北灵壁张氏家的园林(2)不忍心离开,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鄙视我20、并使其子孙进门而仕官/则跬步市朝之上/逼肖而归隐/则滚转山林之下/于以食疗治性/行义谋志/无适而不容。译文:返回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奔黄尘,高坡田野苍莽黯淡,并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跑了八百里,才走进灵璧。张氏的园亭坐落于汴水的北面。从外面就可以看见茂盛的短竹,粗壮荫郁的乔木,园中筹钱汴水的支流,投入使用池塘;又挖挑山上的怪石,堆积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使人联想起江湖的美艳;青桐翠柏,使人感觉到山林的清新;奇花异草,使人回忆起京、洛的繁盛;高堂大厦,存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致。园中深广可以归隐,出产富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餽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宴请源自远方的宾客。我从徐州出知湖州,由应当天府乘船,三天后抵达张氏园亭。我坐着大轿走进他家门前,看见了张氏的儿子张硕。张硕恳请我写下一篇文章为记。 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伯父殿中君和他父亲通判府君那一代,开始在灵壁县定居,建造了这个园子,在池边修建了一座亭台奉养双亲。后来他们到朝中做官,在当时很有名望。用剩馀的资财,不断地增修扩建,到现在五十多了。园子里的树木都已长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5171175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