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体古诗的教学思考

2022-10-02 05:14: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歌行体古诗的教学思考》,欢迎阅读!
歌行,古诗,思考,教学
歌行体古诗的教学思考

作者:陆万美

来源:《教育·学科研》2020年第07

最近在上《唐诗宋词选读》的唐诗部分,笔者试图寻找一些方法,让课堂少一些沉闷,让学生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解读。尤其是针对较长篇幅歌行体古诗的教学,如果不能认真进入对诗歌本身的解读,不能真正去读懂诗歌,那么接下来对诗歌思想及手法等的所谓鉴赏,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对这类诗歌的鉴赏,更需要我们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进行。那么如何读懂,又不失诗歌学习的美感和乐趣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激趣,鼓励质疑,尽力释疑,再做进一步鉴赏。 尝试激趣

初读设计,感受诗歌 学习之初,先由学生以自主设计的形式进行诗歌诵读,可配乐可清读。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一生配乐朗读,情致深婉,引领着学生进入这首诗歌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中。学习《燕歌行》,两名男生清读,在比较他们的阅读效果差异中,体味这首诗歌中悲壮和愤懑的情感。诗歌学习最初学生不同形式的诵读设计,营造了意境,酝酿了情感,激发了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遥想作家,走进诗歌 推荐学生课外听郦波、康震、蒙曼等名家对这类诗歌的解读。名家对诗人的生动解读会让学生对诗人产生强烈的兴趣,遥想诗人的经历及为人,这有助于诗歌的理解。比如,在上《燕歌行》时,师生共同聊作者高适,说到高适,字达夫,现代作家郁达夫原名郁文,因仰慕高达夫而取字达夫。学生立刻好奇:高适到底是怎样的人?于是师生一起探究高适其人:高适,年过半百才有机会一展政治才能、征战沙场、平定叛乱,最终成为他自己笔下呼唤的体恤士兵的李将军。至此,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可以更好的走进诗歌、理解诗歌的旨意了。在学习《兵车行》时,笔者与学生回顾之前读过的冯至的《杜甫传》,结合杜甫的人生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兵车行》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

鉴赏品味,涵咏诗歌 较长篇幅的歌行体古诗,内容丰富,有很多句子值得细细品味,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点自己的感悟。比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等的哲理句学生似有所悟,课堂内外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

吟诵比赛,回望诗歌 年级或班级组织较长篇幅歌行体古诗的吟诵比赛,学生既可以回望再巩固诗歌,又可以充分感受到这类诗歌的艺术魅力。赛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设计吟诵诗歌的形式。吟诵比赛后,奖励优胜者。吟诵比赛,点燃诗情,传承文化 鼓勵质疑


语言描述,自然呈疑 学习较长篇幅的歌行体古诗,学生的自主解读不可少。在对照注释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直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学生静下心来解读诗歌,自然会呈现出自己的疑问。比如,在学习《燕歌行》时,学生就遇到了不少问题,他们质疑杂风雨”“”“刁斗等该如何解读。

文字表述,多解显疑 比如,学习《燕歌行》,学生在课堂上用文字表述诗歌内容,诗意地进行解读,但他们遇到了问题。他们笔下呈现的那可度的解读至少有四种,分别是到了一定程度”“怎么度过(哪能住人啊、哪里可以度过呢)”“难以想象”“不能估测(难以预料、怎么可以估计)等。如此自然一眼可见他们在字的理解上遇到了麻烦。 尽力释疑

前后勾连,联想释疑 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勾连。比如,在学习《燕歌行》时,理解到旌旆逶迤碣石间时,笔者提醒学生联想一下前面刚学过的《春江花月夜》,在碣石潇湘无限路一句中碣石是北方的山名,学生立刻会意。

借助字典,自主释疑 《燕歌行》胡骑凭陵杂风雨一句中,凭陵尽管书上解释为仗势侵犯,学生似乎并不能很好理解,于是我提醒他们可以查《古代汉语词典》,学生翻出字典上的解释:侵凌;高峻。接着又翻字典上的解释,在多个词条中最终确定侵犯、欺侮为合理解释,这样学生原本在解读诗歌内容时遇到的问题就解决了。不仅解决了疑问,而且对一些词句的理解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场点拨,助力释疑 学习《春江花月夜》时,课堂上学生质疑可怜一词的意思。笔者提醒他们古诗文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最终确定它在可怜楼上月徘徊中是感到惋惜之意,在可怜春半不还家中是可叹之意。《燕歌行》,学生质疑胡骑凭陵杂风雨杂风雨的意思。引导之下学生理解此处风雨既可指自然界的风雨,也可指敌人进攻的猛烈。

多方呈现,辨析释疑 对《燕歌行》中那可度的理解,当学生出现多种理解时,课堂上直接给他们呈现这些解读,引导他们在比较中着重辨析关键词字的理解。最终,确定度过是合理的解读。但是,到底是谁要度过这动荡不安的边地?联系上文少妇城南欲断肠,可以理解为城南的少妇,日夜悲愁,她在感叹这动荡不安的边地哪里可以奔赴呢。所以当学生理解诗意有分歧时,比较辨析是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葛晓音著.唐诗宋词十五讲(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俞平伯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da23eb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