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赞 美》,欢迎阅读!
赞 美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
2。通过鉴赏,整体感知这篇诗歌的内容大意,理解作者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 教学安排:1学时 目标实施:
一、读导入:这首诗规模宏大,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须注意两点: 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里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
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毕业后留校。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战以来他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 三.鉴赏分析全诗 1.第一节:
①第一节诗人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辽阔美丽的大地,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美丽的河流草原,动听的鸡鸣和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原土地,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表现的是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 ②诗人描写观察有什么特点?
明确: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分体现眼中所见。
③如何理解“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
明确:点出了时代的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既爱且怨的感情。诗人对土地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拥抱的人民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者。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他感受到——个伟大的史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第二节和第三节: ,
①诗人重点写了“他”——一个农夫。如何理解?
明确: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不过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战的行列。这是觉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意味着他们除了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诗人要“拥抱每一个人”。 3.最后一节;
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如何体会这种复杂的内心感受? 明确:“悠久的年代的风”,年复一年吹过“倾圮的屋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吹过“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与“虫鸣”及“乌鸦的声音”相对应和。这个切使诗人感到无言的痛苦,不过“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所以“我”并不失望,仍有勇气生存下去。 四.朗读全诗,总结其赏析要点:
1、这首诗歌有广大的包容性,如何理解这种广大的包容性?
明确:这首诗并不想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现复杂深刻的感情,重要处不吝惜笔墨,敞开思路大胆铺排。尽量写出了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境况。 2.有人说这首诗是民族生命力的讴歌,你怎样理解评价?
明确:全诗即使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3、诗歌中的“我”指什么?诗人究竟“赞美”什么?诗歌美一节都以“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明确;指抒情主人公自己。赞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此声音成为诗歌的主旋律,凝结着诗人对民族生命力的赞美,充满一种鼓舞人心的内在力量。
五.讨论:先对《断章》实行朗读,然后学生自己赏析,讨论这首诗的主题。
教师提示:这首短诗玲珑精巧,是短诗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作者用常见物、眼前景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为读者想象留下开阔的空间。有人认为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装饰”二字上,表现了一 《《赞 美》》出自:范文先生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b6a955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