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人转中的“脏口粉词”

2022-09-20 23:15: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二人转中的“脏口粉词”》,欢迎阅读!
二人转
浅谈二人转中的“脏口粉词”



要:二人转的未来究竟走向何处?是继续挖掘它的文化内涵,还是全面的学习借鉴以迎合观众的口味?这是每个人都在关心的问题,赵本山作为二人转的执牛耳者,在带领二人转走过了一段迅猛发展的时期之后,来到了如今的十字口。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打造“绿色二人转”、改善演员们的造型、提高台词的质量等等。只是希望纵使有千般万般的改编,但是不要失掉本色。我相信群众希望看到的并不是如京剧昆曲般高雅的二人转。唐诗宋词每个艺术都是从最初的全民创作到最后的曲高和寡。因此如何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台下群众的反应。

关键词:二人转 西部民歌 脏口粉词 大众文化



对于东北二人转,于一部分人而言,它是快乐的源泉,是放松的很好的方式,是农民的“可口可乐”。于另外一部分人而言,它是“脏口粉词”,是低俗至极,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个剧种,认为它登不了大雅之堂。当然,我们看一件事情、一个现象不能只从它表面来进行评判,而是找出其深层的内涵。

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二人转从它出现到现在已经历了三百年左右,在这三百年的时间里它的存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下一步步的不断发展变化。在我看来,二人转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因为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世界的看法与认识。有些学者认为:艺术上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最重要的是台下群众的反应。艺术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的,即使是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区分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有些人说二人转中的脏口粉词是低俗的、是扭曲人的思想的。但正是这些“脏口粉词”才使得二人转不失本色。二人转十分贴合东北人热情的气质禀赋,而以外人的眼光审视,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赵本山就曾经说过:“看二人转就像是吃烧肥肠,洗得过于干净就失去了肥肠原有的味道,就像在吃红烧胶皮管。

二人转的雅与俗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而且国外对二人转的看法也各有不同。在有些美国人的眼中,二人转就像是他们的西部歌曲,亲切而质朴,但有些人看来这种乡土气息的艺术简直俗不可耐。

提到美国西部歌曲,大部分人的头脑中会出现美国西部牛仔在草原上放牧的画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美国西部歌曲的第一首歌产生于1844年。歌的名字


是《蓝色的巨聂耳塔河》,歌曲表现的是一个印第安姑娘在巨聂耳塔河边等待情人的故事。我看过二人转中的一个传统曲目《水漫蓝桥》,表达的是一个相似的爱情故事。可以看出,歌颂爱情是美国西部民歌和中国东北二人转的一个共同主题。美国西部歌曲和中国东北二人转产生的地点各异,可时代背景相似,都属于开发文化范畴。两种歌唱形式都起源于民歌,都是生活和工作在各自地区的人们创造的。同时又都植根于各自原有的文化传统。它们的共性是生活气息浓厚,烈鲜明的地方色彩。任何歌曲的发展都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环境,时代造就一切。美国西部歌曲是随着美国西部大开发而成长起来的。从十九世纪开始,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西部,汇成一股开发的洪流。几乎与此同时,在太平洋的彼岸――松辽大地上,一场开发东北的洪流在改变东北面貌的同时,也使二人转迅猛发展起来。来自中原的移民大量涌入东北,人烟稀少的长白山下,松花江两岸,肥沃的辽河平原上,出现了开荒垦田、淘金挖矿的人们。大约与美国西部民歌手们活跃在美国拓荒者中间的同时,中国歌手在东北用他们的歌声为那些远离故土的人们解去思乡之愁。地域不同,美国西部的歌手与中国东北的歌手给各自听众带来的欢乐是相同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对于二人转都是批判和否定的。它也有它存在的时代性、合理性、必然性。

二人转的未来究竟走向何处?是继续存在?还是走向灭亡?这是每个人都在关心的问题,赵本山作为二人转的执牛耳者,在带领二人转走过了一段迅猛发展的时期之后,来到了如今的十字口。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打造“绿色二人转”、改善演员们的造型、提高台词的质量等等。只是希望纵使有千般万般的改编,但是不要失掉本色。我相信群众希望看到的并不是如京剧昆曲般高雅的二人转。唐诗宋词每个艺术都是从最初的全民创作到最后的曲高和寡。因此如何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台下群众的反应。希望二人转多些积极向上的主题,吸收其他艺术的长处,依靠群众发展大众文化这种大众文化并不是低俗文化,而是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可和接受的俗文化希望二人转不仅能够使自身的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同时也能使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向更深的一个层次,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党媒:赵本山已经脱离主流文化,新浪新闻 2014.12.29 2. 百度词条:赵本山 百度百科 3.《西方现代美学》,牛宏宝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美学概论》,王朝闻著,人民出版社,2005 5.影视学实用教程》,李掖平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 6.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7.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语言与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10.《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657c89312b3169a551a48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