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生活回忆录(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2023-10-01 02:48: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高中生活回忆录(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欢迎阅读!
回忆录,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高中,生活
我的高中生活回忆录(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到了高二(那时的毕业班)的寒假,就通知要补习,于是补了两三个星期吧。学生功课跟不上,也基本都是自己找同学问的,找老师问的,自己课余多花时间。

那个时候,周六上课,只有周日休息。作为寄宿生,我们都盼着周六回家。基本每周六下午一上完两节课,就直冲到宿舍,收拾了东西,也没吃午饭,就回家了,甚至还有的同学直接把东西带到班上,放学直接出校门,回家,真是归心似箭。

那个时候没车,大家基本都是步行回家,一路上还是有不少的同伴,年级的都有,到我家步行10公里左右,不少人比我家更远,照样步行回家,而且都饿着肚子。

现在的孩子如果饿着肚子,步行回家,老师大概要被处罚吧?

我们这里的初中生在那个时代,高中仍然接近入学上不了中专,才考虑高中

八十年代中后期,高中毕业。在我的学弟上高中时,有不少老师去经商了,那时,老师收入低的特点已开始显露,许多人已经不愿意当老师,物理老师偶而的一个月没来上课,那时,大家会找校长,找教导,最后,也就是有老师来代几节课。还有的老师是因为所教班级成绩差,要求换班级,成绩差的班级谁都不爱教。所以,年段里成绩最差的班级,经常换老师,一年一换,最后都是最老实,最好说话的老师教最差的班级。

读书基本凭学生自觉,老师会有限的劝说几句,大约因为到了高中有的人苦读,然而,成绩也上不了大学,就回家务农,打工,学手艺去了。录取率很低,

1


一中的学生录取各类大中专,占比在百分二十以下。而要进入一中念书,大约五十分之一吧。

回顾了一下,那时的学习老师管得还是比现在少多了,大家对于老师也没有那么多苛刻的要求,学习上对孩子的自律要求较高。

但可以确定,那时也并非世外桃源。但那时的教育似乎更完整,你看劳动教育有了,体育运动也不缺乏,情商也得到锻炼,耐挫力也有了。

接受中师教育(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我是一九八九年七月考上中等师范后当的。两年毕业后,回到了家乡的乡村小学校当教师,转眼已过三十多年。

那年我县40学习成绩优异的民办教师,除了为了解决一张饭票,也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然后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我地贫瘠的土地上。我是乡村民办教师的佼佼者,在当年大中专录取率还十分低下的时代,考取中师的意义不亚于当今考取研究生;在当年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考取中师的农村孩子意味着从此跳出了“农门”。

我上学地附设在我县教育培训中心(现阿阳小学所在地),当时每月有31斤粮食,30%粗粮,15.5元的菜票。这对生活不富裕的农村学生和已经拖家带口的“老农”考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八、九年代,老师们的教学很少受到外部的干扰。教育学课中讲,学校的校长没有认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交的老师”,不会整天教育老师们今天学习、践行这么一个模式是,明天学习、践行那么一个经验,而是放任老师们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学方式。那时的学生家长还不懂教育放心的把孩子交给老师,让老师愿意打就打,愿意骂就骂。那时的媒体还在宣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天天教育老师们提高师德。老师们有充分的时间和自主选择权去自修,过着“田园诗”般的教书生活。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641018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