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论文: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欢迎阅读!
社会学论文: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一、 前言
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与两个基本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人口。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出现似乎与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然而,自19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增长,再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这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也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事实。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输出国,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这进一步破坏了本已脆弱的生活环境。在这些国家,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就像一对受苦受难的孪生兄弟,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但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会受到根本性破坏,人类的选择非常有限。促进经济发展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人类目前采用的一些方法是不可取的,这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认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善以往的不良做法,并试图找到新的发展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各种障碍,而人口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发展中国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妥善处理人口和资源问题更加困难和深远。3、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土地与粮食 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
年耕地面积减少近2亿亩,人口增加6.5亿。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降至不足1亩。由于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剩
余劳动力。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5亿人,到本世纪末可能超过2亿人。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还表现为土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人均粮食产量的停滞。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农民被迫集约利用耕地,造成耕地严重污染和退化。目前,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使用大量化肥和杀虫剂,这破坏了土地结构,降低了肥力,加剧了贫困。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粮食产量急剧增加。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2264亿公斤,人均产量416公斤;1997年,总产量增至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800斤。这一时期,粮食总产量增长了三倍,但由于同期总人口从5.4亿增加到12.36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两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个重大问题。政府每年都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应紧张。为了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率,我们必须降低人口增长率。(2) 人口与森林草原
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的措施。(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类矿产资源比较齐全。世界上有许多矿产资源储量。然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不高。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高耗能产业的广泛建立以及长期以来的低能源价格,中国的能源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了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减少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四)人口与水资源
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水资源总量虽大,但难以利用。究其原因,一是时间分布不均,东南部水资源较多,西北部水资源较少;第二,时间分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4924f7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