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学生徜徉在古诗的长河中——《游园不值》说课设计》,欢迎阅读!
让学生徜徉在古诗的长河中——《游园不值》说课设计
当弓箭进化为导弹,喧嚣取代了宁静,潮起潮落的新世纪已经来临,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古代诗词仍如长江黄河般延续,这种延续将一如既往,正如人类文明和一切美和善的浓缩,观之文字入眼,读之韵味入声,沐浴在想像的意境之中,真有“沉醉不知归路”之感。《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 新课标有关阅读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其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鉴于这点,我打破常规,改革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创设情境,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发挥想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1 以旧引新,激情导入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逐渐培植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上课开始,我饱含深情地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其中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接着课件出示春景图,让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词。这一环节的设计,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 2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诗是有声的画”。古典诗歌是艺术创造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上课伊始,在古筝悠远的乐声中,将同学们带入诗歌鉴赏的特定氛围:同学们,古人喜欢和着悠扬的曲子吟诵诗词,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古人,先听老师吟诵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此时,借助多媒体,以春景图为背景,配上古典音乐,以教师饱含深情的吟诵,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特有的意像美和意境美之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情趣。 3 启发想像,融情于景
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古诗词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往往留下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想像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引导学生入诗境时,运用角色体验法、想像法和导读法,用以填补课文内容情与景的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入古诗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诵读:在教学诗人是如何怜爱苍苔时,我让学生展开想像并表演诗人当时是怎样走的;在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我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角色,来体验想像,体会情感:(1)红杏啊在园子内你都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出墙来?(2)你们这些关在这园子内的花啊草啊,看到这一枝红杏出了墙,你们有什么想问她的吗?(3)让学生扮演叶绍翁,老师扮演园主人,把你游园的经过讲给我这个园主人听。课件出示:园主人啊,我,再造红杏、园主人两个人物形像,想像说话。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融进角色,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同呼吸,共思维,同时也是对整首诗的内容升华,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赏春之情、惜春之情已经达到了,此行无憾了。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层面,与文学相遇,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想像园子里的美、热闹,照应”红杏枝头春意闹”。 4 体会鉴赏,品味诗句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诗,历来为人称道,久传不衰,对其精妙之处,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鉴赏、品评。初读诗句后,我让学生说出诗人游园的路上遇到了哪些景物?引导
学生抓住苍苔、柴扉、红杏等词语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怜”字来体会诗人写诗的心情,带领学生将“怜”字贯穿在每一个诗句中,“印”“扣”“满”“一”“出”通过通过换词、做动作、讲美丽的传说来深入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生动形像的品味让学生理解了使人做诗用词的匠心独具。引导学生与文字相遇,从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5 扩展阅读,深化内涵
在引导学生运用“熟读、想像、描述、体会、品味、鉴赏”的方法领悟了诗意以后,我引导学生再读课题“游园不值”,研究不值中的值。这时课件出示王子猷的《雪夜访戴不遇》与《游园不值》进行比较阅读。出示诗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让学生进行说话、感悟。通过抓春景,抓情感,理解作者在不值中,还有一份不忍,舍不得,诗人不想打破那一枝红杏永远留给他的美好的感觉。游园虽不值,但不遇中有遇,就是值,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第三个层面:与精神相遇。在这种既广远又深邃的超越教材的学习中,把学生带入更为辽阔澄远的心灵之境,让学生经历一次深刻的精神之旅,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学习古诗后,我又为学生推荐了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蒙》、陆游的《马上作》、张良臣的《偶题》,以达到感兴趣、能理解、促积累、重吸收的目的,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文学素养的逐步提升。 作业:结合诗意,给诗配画
总之,“熟读、想像、描述、体会、品味、鉴赏”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在学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精神相遇,让学生乘教师之舟畅游古诗之河,让学生充分享受古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凝练美,将学生带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3f5d7184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