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之愁——读《黄鹤楼》

2022-04-19 04:11: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崔颢之愁——读《黄鹤楼》》,欢迎阅读!
黄鹤楼,崔颢之
崔颢之愁——读《黄鹤楼》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杨和平崔颢(704—754),汴州人,盛唐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终不得志,长期漂泊羁旅,足迹遍及江南塞北。某日,他怀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而来,可当他登上黄鹤楼时,涌入心头的却是满腹的惆怅。一、中见愁。诗歌前两联,连用了两个字,以此表达岁月不再,人世茫茫的慨然之愁。诗歌首联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传说中的仙人早已乘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诗人登楼俯瞰,昔日仙人已去,只有空空的黄鹤楼位于这旷野之中,心中顿生惆怅之感。可是,诗人心中还在想,仙人离去,还有再来的时候吗?当诗人仰望天空时,他才明白,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唯有空悠悠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仰望没有仙人驾鹤的空空如也的天空,诗人心潮起伏,想着在永恒的宇宙中我们短促的人生,想着在这不变的世界中变换着的人事,想着自己坎坷的仕途,想着长期羁旅漂泊的岁月,又是一番慨然。诗歌前两联,诗人将仙人驾的传说之虚与黄鹤楼的存在之实进行结合,在一俯瞰一仰望之中,通过两个字,传递了满腹惆怅的思考,宇宙永恒,人生短促,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二、美景衬愁。诗歌颈联,诗人放眼远望,写夕阳下无限美好的风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隔着江水,汉阳城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了茂盛的芳草。此时,诗人从传说中走了出来,从思考中走了出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大江、茂树、芳草、白云、鹦鹉洲,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壮阔而优美。此时,诗人好像已经走出了惆怅,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了。可不尽然,这样的美景,带给诗人的,仅仅是片刻的愉悦,很快,诗人由美景就想到了家乡,乡愁便又涌上心头——这样的美景,也只能成为乡愁的一种铺垫,一种反衬。三、即景生愁。仙人已去,空楼独在,白云悠悠,芳草萋萋,夕阳已至,远方的故人和故土便涌上诗人的心头,于是,诗人在尾联中写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浩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哀愁。这一联,诗人即景生情,直抒胸臆,的家乡在哪里?的人生归依在哪里?很遥远,很遥远,说不清楚在哪里。至此,诗人将自己登楼吊古”“赏景的真正意图表现了出来,吊古”“赏景是为了寄托个人惆怅的情怀,人生失意之愁和思乡心切之愁。诗歌四联,前两联写仙人乘鹤,写的是想象,是传说,侧重虚写;后四句是写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写诗人所生之情。诗人虚实结合,俯仰天地,吊古伤今,即景生情,抒写自己宦海沉浮时探寻人生真谛的愁和远离家乡时对亲人故土思念的愁。20140120日黄鹤楼 (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28ca4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8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