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

2022-04-27 07:33: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考英美文学选读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课文翻译)》,欢迎阅读!
英美,选读,英国,文艺复兴,课文
英美文学选读翻译(英语专业自考)

第一部分:英国文学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标志着一个过渡时期,即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一般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它从意大利兴起,伴随着绘画、雕塑和文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而后文艺复兴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即重生、复苏,是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激发推动的,其中包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地理天文领域的新发现,宗教改革及经济发展。因此,文艺复兴从本质上是欧洲人文主义者竭力摒弃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推行代表新兴城市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思想,并恢复早期宗教的纯洁性,远离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的一场运动

文艺复兴浪潮影响到英国的速度比较慢,不仅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而且还因为其国内的动荡不安。乔叟去世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好战的贵族篡取了王位,使英国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著名的玫瑰之战就是极好的例子。后来理查三世的恐怖统治标志着内战的结束,在都铎王朝的统治下英国的民族情感又成长起来。然而直到亨利八世统治期间(1509-1547),文艺复兴的春风才吹入英国。在亨利八世的鼓励下,牛津的改革派学者和人文主义者们将古典文学引入英国。基于古典文学作品及《圣经》教育重获生机,而十五世纪就被广泛传阅的文学作品则更加流行了。自此,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英国,尤其是英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莎士比亚、斯宾塞、约翰逊、锡德尼、马洛、培根及邓恩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但英国的文艺复兴并未使新文学与旧时代彻底决裂,有十四、十五世纪特点的创作态度与情感依然贯穿在人文主义与改革时代。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它源于努力恢复中世纪产生的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尊崇。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是因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础是以""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通过这些对古代文化崭新的研究,人文主义者不仅看到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启明星,还在那古典作品中寻求到了人的价值。在中世纪的社会,个人完全隶属于封建统治,没有独立和自由可言;在中世纪的神学理论,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仅仅是人消极适应或消极遁世,不允许追求快乐,以备死后灵魂得以超脱。然而人文主义者们却从古代文化遗产中找到了充足的论据,来赞美人性,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是光荣的生命,人自己可以不断发展,至善至美,而且人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供他们怀疑、探索以及享受。由此,人文主义者通过强调人类的尊严、强调今生今世的重要性,喊出了他们的信仰,即人类不仅有权利在今生今世美好生活,而且还有能力完善自我,创造奇迹。人文主义遍布英国思想领域的。标志是荷兰学者伊拉斯谟先后到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讲授古典文化研究。托马斯·漠尔、克利斯朵夫·马洛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代表。


在亨利八世长达四十年的统治期间,英国对内、对外的国力都大大增强,并且欧洲大陆宗教改革之风也踏上英国领土。宗教改革是由德国新教徒马丁·路德(1483-1546)发起的。路德认为每个真正的基督徒都是他自己的牧师,都有权力为自己诠释《圣经》。在路德教义的鼓舞下,北欧的改革派使新教运动进一步兴盛,并以此次运动作为脱离中世纪的腐败与迷,恢复早期教会的纯洁性的工具。繁冗造作的天主教的各种仪式都被简化了,免罪、朝圣及其它许多活动都被废止。欧洲宗教改革早期,亨利八世被誉为罗马教廷忠实的儿子,并获得教皇授与的"忠诚卫士"称号。仅仅因为他想有一个合法男性继承人,也就是说想要另娶后妃,触犯了教规,导致了他与罗马教廷反目成仇。与此同时,英国人民早已不满教会的腐败,并受到欧洲大陆改革思潮的鼓舞。他们欢迎并支持亨利国王与罗马教廷决裂。1534,亨利八世通过议会技票宣布自己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头领。至此,英国宗教改革轰轰烈烈地进入了全盛期。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便是每个教堂都配备了英语的《圣经》,所有的礼仪都用英语不是拉丁语举行,这样更多的人都能听懂。在亨利八世之子爱德华六世短暂的统治期间,教义与传教的改革开始实行。而到了玛丽王后执政时,又出现了大幅度退回天主旧教的思潮。后来在伊丽沙白女王一世统治中期,新教终于被稳固地确立了,但其中包含了天主教与新教一定程度的折衷。这场宗教改革其实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思想体系斗争的写照。

都铎王朝时期培养的英国民族情感激励了文化的发展。新的学校与大学就在原先的寺院上修建起来。随着古代文化与意大利人文主义的涌入,英国的文艺复兴开始进入繁盛期。在所有对文艺复兴有所贡献的人物中,我们不能不提到威廉·卡克斯顿,因为他是第一个将印刷术引进英国的人。卡克斯顿一生中用英语出版印刷了一百多部书籍,其中有乔曼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483)与《马洛利的默特·达瑟》(1485)。从此,英国实现了将一本新书或一个新点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的梦想。在印刷术引进后,接踵而来的是翻译时代。大批欧洲大陆上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都被译成英语,而后出版。比如,古希腊传记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被托马斯·诺思爵士译成英文,戈尔丁翻译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查普曼翻译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弗洛里奥翻译了法国思想家蒙田的随笔集》,等等。这样一来,印刷术的引人激活了文学作品的市场,为英国人民提供了无数的书籍读物,从而也就为伊丽莎白时代的伟大作家的出现作好了准备。

英国文艺复兴初期只是一个学习模仿与同化的阶段。意大利式样的各种学院纷纷建立起来。英国作家都尊意大利的彼特拉克为文学的源泉。因为正是彼特拉克与他的后继者们确立了描述爱情的语言,并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诗与先前的爱情诗严格区别开来。托马斯·怀亚特与萨里伯爵将意大利诗歌中的韵味与形式,即彼特拉克式的爱情基调,烙印在自己的创作中,并影响了当时其它许多诗人。怀亚特将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引进英国(十四行诗分三个诗节,每行都是抑扬格五音步,韵式为abba,abba,cdeede.),而萨里则引进了无韵体,也就是不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诗行,同时开创了英国式的十四行诗,后来被莎士比亚广泛


使用,其韵式为abab,cdcd,efef,gg此后锡德尼又带来了六节诗(一种由六节六行诗以及结尾的一节三行诗构成的诗体)与三行诗节隔句押韵法(三行一节的诗体,韵式为

aba,bcb,cdcgg以及各种古典式格律。马洛将无韵体诗运用到他那气吞山河的雄伟诗句中,使无韵体诗成为英语诗剧中的最高诗体。从怀亚特与萨里开始往后,人文主义诗歌的主要目标与特点是对传统习俗的熟练运用,语言的力度与气概,而最重要的是发展了修辞模式,即将格律、韵脚()、组织结构、意象(比喻、描述)与议论都结合起来构划出情感主题,并将其极为解明生动地表现出来。诗歌是集思想、技艺与学识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斯宾塞的田园浪漫诗作《牧人日记》中就展示了如何将牧人的习俗运用到各种主题中,不论道义上的还是英雄主义的,还展示了如何通过措辞与格律的变化运用正规的条则及依照主题选择合适的风格。在诗歌《激情的牧人致心爱的姑娘》,马洛运用了一种十分天真的语气,以至于我们很难将这种语气同他创作悲剧时的语气联系起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诗剧是最杰出的艺术形式,尤其是莎士比亚与本·约翰逊继承了这种形式。但是约翰·邓恩、乔治·赫伯特及其他类似于他们的文学(后来德莱顿和约翰逊称他们为玄学派诗人)的作品则标志着他们与其前辈及同时代作家的艺术风格上的决裂,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继承上述的艺术传统。

总体上讲,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是英国文艺复兴的文学主流。英国戏剧的渊源还要追溯到中世纪。幕间短剧与道德剧在中世纪兴盛起来,此后一直流传到莎士比亚时代。而戏剧发展成一种精美复杂的艺术形式还离不开希腊罗马古典戏剧的营养,生动活泼的英国本土的故事题材穿上了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与泰伦斯的拉丁语喜剧形式的外衣,而悲剧则追随古罗马悲剧大师塞内加的艺术形式。古典艺术形式与英国的故事内容的融汇结合为戏剧艺术向精美、成熟铺垫了道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有克里斯朵夫·马洛、威廉·莎士比亚与本·约翰逊。他们的作品为全人类颂扬至今。他们效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骑士抒情,吸收了德国骑士传奇的神秘色彩,并且将诗歌联想中的虚构成份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许许多多反映过渡时期封建主义与新兴资产阶级尖锐冲突的伟大作品。与此同时,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又融入了幽默哲学理论精华及生机勃勃的活力,成为文艺复兴的纪念碑,单就创作力而言,当时就没有其它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匹敌。

除了诗歌、戏剧艺术之外,散文也得以发展。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家。是他将散文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培根还是英国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铺设了道路。因此,他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1ebeeab8f67c1cfad6b8f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