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摘要:习惯成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好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习惯有关。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结合习惯的形成规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首先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
(1)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训练,我在起初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2)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很多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那一边又在跟别人大声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看书学习吗?不能!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
2.给学生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力,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能很好的集中思想,也不会精力充沛。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因为从小养成了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的习惯。如今孩子到了学习时间,他自己都会比较自觉的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开始看书做作业。
3.从小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地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抓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自己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教给人打鱼的技术。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要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的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的题目,我只是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4.从小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学生在做作业时,我从不打搅学生,让他们静心的做题。学生做完作业后,我的具体做法是:例如数学,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的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的是否正确等,训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学生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能受到什么启迪和感想。
二、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主动学习。别人不督促就能主动学习,学习时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提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4.认真听课。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5.多思、善问、大胆质疑。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三、根据各学科特点、培养不同学科的学习习惯 1.如何在数学方面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2)认真检查的习惯。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做后检查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从而培养检查习惯。
(3)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同学做得快、算得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地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同学不假思索地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同学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2.如何在语文写作方面培养好习惯。
(1)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阅读。读书可以大量积累语言材料。①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托,阅读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阅读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重视课本阅读,有利于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积累写作素材、信息,学习写作技巧。②利用好课本的配套教材。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一本书”。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阅读,完成一篇读书笔记,然后利用上课时间与课本内容进行比较阅读,师生共同体会写作方法的异同。学会吸取课文中的精华以充实自己的写作素养。
③合理选取课外读物。阅读是写作的前题和基础,是间接的观察。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了。”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
(2)养成勤练笔的习惯。现行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一个单元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而且容易产生教学与作文相脱离,形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的“两张片”情况。如果,在对每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课文适当地进行作文小练笔,就能弥补这一不足。同时这也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配合”这一原则,施教过程中,因课文不同,进行的作文练笔的方式也相应不同。
总之,“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常抓不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孙泽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2015。 [2]孙庆颖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思考》,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3fcb755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