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苗寨狂欢节》,欢迎阅读!
旅行是种随缘,我这才有缘过了一个原汁原味的苗年。
那年元旦,在列车上邂逅了一群雷山的苗族年轻人。他们返乡是为了过苗年,一路上都跟我大讲苗年的热闹。“我们是一定要回家过苗年的,老板不准假我们就辞工了。”一个姑娘告诉我。方知苗年原来并非春节,而是苗族特有的欢庆丰收、祭祖祈福的节日。他们的执著感动了我,看来所谓工业文明的洗礼,非但不能削弱对民族的、传统的事物的坚持,有时反倒更会强化。
我临时决定在凯里下了火车,然后转汽车去了雷山。要领略苗族多彩多姿的风情,莫过于到苗寨去过上个苗年,就有如沈从文先生所言的“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苗年,能让苗岭苗寨的一切都容光焕发。男女老少盛装出行,绚丽的民族服饰让再简陋落后的村寨也能美如花园。路上随时能与返乡的游子擦肩而过,苗年有着无与伦比的凝聚力。村民们开始在稻田里捕鱼,鱼是苗年祭祖的佳肴。走进村寨就闻到氤氲的酒香,家家户户提前七天酿制的米酒已渐入佳境。
并无统一固定的时间,是苗年的奇特之处。各地苗族过苗年的时间各异,从农历九月至十二月都有过的。雷山苗族保留着“以十月为岁首”的纪年法,所有的苗寨都要过苗年,而时段多集中在农历十月。我赶上了新桥苗寨的苗年。
一进门,我便被迎到了火塘边。火塘被视作祖先神灵依附之地,餐桌就设在了火塘边,围着熊熊的炉火而坐,火塘上还支着锅,随时可热酒热菜,一顿酒饭能吃上半天,越吃还越热乎。大碗的菜就在低矮的木桌上摆着,无非是些鸡鸭鱼肉和田里刚摘回的菜蔬,虽不稀罕却绝对绿色生态,鸡有鸡味,肉有肉味,隔老远就能闻到家家户户饭菜的香。
苗年延续时间也长短不一,少则过七八天,多的甚至要热闹一个月。小孙领着我走村串寨转了两天,我便仿佛被传染上了一种叫做快乐的“毒”。谁说东方民族缺少狂欢精神?苗年便很能令人找到一份东方式的狂欢激情:每家的火塘边,都会有为客人准备的位置和醇香米酒。每一处苗族长街宴,都流淌着亲情,让人不醉不归。每一个芦笙场,都会邀请客人汇入舞蹈的人流圈,踩着芦笙、铜鼓的节奏,用摩肩接踵的亲密来表达祝福。这种狂欢不是表演,而是源自内心的原生态,是一个向来内敛自律的民族对于快乐奔放的热情拥抱。
譬如,看斗牛,就很能感受来自农耕文明的悠然与刺激。苗族特别爱牛,却素有斗牛的传统。一至苗年,各村寨之间便相约斗牛,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喂出一头斗赢的牛王,是全寨的光荣,赛前半个月,便开始给斗牛加喂糯米粥、生鸡蛋,养牛费依例由全寨共同负担。斗牛的那天,各村寨牵出斗牛先要鸣放鞭炮壮行。与西班牙的人牛相斗不同,苗族斗牛是让大水牛牯相斗,斗牛场一般设在谷底或河滩上,斗牛们奔跑、冲撞、角力,厮杀得难分难解,观者却不会觉得血腥,而是仿佛看到了具象的农耕文化的力与美。
踩芦笙、踩铜鼓,不仅有如将快乐引爆的引信,对年轻男女来说还是很好的社交,不知多少有情人在芦笙铜鼓的节奏旋律中缘定今生。所以,临上场前,长辈们总要细心地替女孩们打扮,恨不能将不知祖传了多少代的压箱底的银饰都给少女穿戴上,好让她成为全场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工艺夸张的苗族服饰,很能掩饰身体的缺陷,均衡相貌的美丑。只要穿上苗族服饰,就肯定全都是美女。所到之处,我发现没有哪个女孩不是光芒四射的,她们胸佩银锁,头戴银冠,踩着铜鼓或芦笙的节奏,银佩叮当,银光闪闪,加之同样银铃般的声音,简直要让人分不清谁是谁。
苗族青年是芦笙场上绝对的王子或公主,他们的舞蹈语言自信且充满朝气。当他们从我眼前转过,我的内心总会莫名地感动。也许就在明天,他们便要回到打工谋生的城市,穿上千人一面的工作服,在生产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直至青春不再、韶华老去。 好在苗年是年复一年,有如太阳落下还将升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3c2767c4afe04a1b171de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