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课文解读》,欢迎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解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七言绝句。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本诗属于田园诗,共作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共五个篇章。朗读节奏应该是轻快,欢愉。
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至能,又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
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
注释: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儿女】男男女女。 【各当家】各忙各的农活。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 【阴】树荫。
翻译: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分析: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初夏时节农忙时的景象,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后
两句写了那些村里的孩童们,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是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喜爱劳动,于是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和勤劳,也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比喻) 敲成/玉磬/穿林响,(比喻) 忽作/玻璃/碎地声。(比喻)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rú
作者简介: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
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谥号“文节”
注释: 【稚子】幼小的孩子。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磬】一种玉或者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1 秋雨
yóumào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翻 译:清晨,小孩子,把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块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破碎的声音。 分 析: 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脱”字形象
传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作玻璃碎地 声”的心理特征,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稚子弄冰》这首诗描写了孩子们在冬日里嬉戏的场景,诗句写得清新明快,稚子 的喜乐与失望,宛然在目。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表达了诗 人对儿童的喜爱。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景:草、水、山、日 人:归、横、吹
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
ànɡ
作者简介: 雷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注 释:【陂】池岸。 【衔】含着,叼住。 【浸】淹没。 【漪】水中的波纹。 【归去】回去。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翻译: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来了。山像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水中。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地回家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分析: 一个“衔”字,运用了拟人,将“山”当作人来写,把夕阳落山一刹那的景象
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信口”一词,表现出了牧童的悠闲自得与淘气。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 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 秋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3917a2199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