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酬赠诗《节妇吟》》,欢迎阅读!
酬赠诗
学习目标:
1、能够简要地说出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基本情况。 2、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诗中的词语;了解酬赠诗的基本特点。 3、通过《节妇吟》《近试上张水部》进一步学习比兴手法;
4、理解比喻创新是诗意创造的主要路径,而新奇的比喻产生于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激情。 教学重点:学习诗中的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而这一类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酬赠诗‛。 说起酬赠诗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就属此类。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 二、推进新课:
1、酬赠诗:诗人赠送酬答之作 2、特点: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
3、酬赠诗是从诗的功用角度命名的,而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是从诗的题材角度命名的,读时请加以注意。
4、酬赠诗通常是有赠就有酬、有来就有往的,而且常常和赠诗的韵,如《酬乐天频梦微之》。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节妇吟》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张籍(约766—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张籍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其诗平易流畅,多有口语入诗。王安石《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日渐坐大,而朝廷积弱日久,已难控制,割据之势日成。藩镇为增加实力,常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朝廷官员和文人。一些不得志的官员和文人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为此写过《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在此点上与韩愈心志相通,都是主张统一,反对分裂。此诗便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
2.基本解读: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主旨)全诗分两个层次。
1)首四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为第一层次,写接珠。前二句从对方角度写授珠,后二句从自己角度写受珠。汉乐府‚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接珠似为对方用情之深所感,但细读下文,方知其中颇具讽意。 2)后六句“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为第二层次,写还珠。前四句写还珠原因,后二句写还珠情态。‚妾家‛句写其富有;‚良人‛句写其贵重。《史记〃淮阴侯列传》:‚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这里指‚良人‛供职朝廷,位置显赫,宠信有加。这里表明自己不会因赠珠者富贵而动心。‚知君‛句上接‚缠绵意‛,‚事夫‛句上接‚妾家‛句,表明自己早已立誓与夫同生共死,从一而终。既然难以两全,只有还珠,故末二句才有相逢恨晚的说法。‚双泪垂‛写还珠情态,指对‚君‛的感激;‚何不相逢未嫁时‛是对‚君‛的表白,似乎‚君‛更比‚良人‛重要,但事已如此,绝不可能改弦易辙。
3、小结:这首诗讲述张籍的“尴尬”:应运李师道,就不能与中央保持一致,而拒绝,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此诗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
1
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诗中的节妇和那个‚君‛分别喻指诗人张籍自己和对方李司空师道。‚珠‛喻指李司空对给张籍的招揽。‚接珠‛表示对李师道好意的领会,‚还珠‛表明对朝廷的忠心;先‚接‛后‚还‛既达到了最后拒绝的目的,又没有因此而得罪对方。 4、鉴赏要点:
1)此诗以诗代简,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
2)此诗通过一位节妇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态度,即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
3)暗示(或比兴)手法的运用。这首诗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较之汉乐府二诗则更为委婉含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37215ec240c844769eaee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