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档:风筝简介》,欢迎阅读!
风筝简介
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 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 年—前476 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 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 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 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 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传说 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 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 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 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 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 逐渐完善起来的工 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 907 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 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 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
4月4、5
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 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 的娱乐方式。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 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传统样 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 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 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 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 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 风骚 北京以“哈氏风筝”为代表,绘工华丽、扎架精巧,放飞空中,姿态优美, 挂在墙上极富观赏性。
天津以“风筝魏”最为著名,骨架不用线绑,全凭打眼扣榫,图案绘制汲取 国画和
杨柳青年画之精华,形成独特风格。
潍坊风筝以其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而名扬四 海。胡敬珠、孙永春等艺人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长达数百米,曾获全国风筝 比赛一等奖。
而南通风筝以“板鹞”最具代表,筝体以大为胜,筝面装满哨口,扶摇九天, 声震四方。
风筝制作工艺考究,集扎、糊、绘、放于一体,具骨架结构、系线的位置、 线的长短和根数、迎风的角度和力度,都有很讲究,否则就飞不高、飞不稳。风 筝的题材丰富多彩,造型夸张,绘制精细,并充满着美好的理想与寄托,如蝴蝶、 燕子表示春天的到来,荷花、鸳鸯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蝙蝠、仙鹤童子寓意福寿, 龙与凤表示欢乐吉祥、国泰民安。风筝是吉祥物,它的发展都与各地民间习俗联 系在一起。每年农历立春之前,谷雨之后,各家到野外放飞,然后切断引线,任 其自由飞翔,意欲驱邪保平安。有的元宵节之后有长辈送晚辈风筝的习俗,
表示
赠予力量和福分。同时,儿童放风筝时,眼睛随着风筝在蓝天晴空下时远时近、 或左或右地移动,是一种眼睛得到休养的好方法。 古时就有小孩放风筝“张口仰 视,可以泄内热”、“放之空中,最能清目”之说。可见,放风筝既能娱乐,又能 健体。中国的风筝约在公元六世纪开始流传至亚、欧、美各国。现在,风筝这一 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品,越发具有现代魅力,放风筝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 动。
中国从八十年代起,先后在潍坊、北京、南通举行过多次国际风筝会,它不 仅云集了国内众多的风筝高手和爱好者积极参与, 同时,也吸引了二十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外国朋友参加风筝表演和比赛。小小的风筝已经超越国界、种族、语言 成为沟通人们情感和友谊的纽带。
历代风筝诗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 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曾写 下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风筝成为娱乐用品,当在唐代之后。
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当时放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 亮豪华的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南宋大诗人陆游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十分生动:
。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
鸢跋扈挟风鸣。”诗不但生动地刻划了纸鸢的姿态,而且令人想见那放鸢子的孩 子是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364c3e5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