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 唐 柳宗元

2022-08-03 13:15: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渔翁 唐 柳宗元》,欢迎阅读!
柳宗元,渔翁
译文:

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息, 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 日出烟消忽然不见他的人影, 只听得摇橹歌声从绿水飞出。 回看渔舟已在天边顺流直下, 山上白云漫无目的飘游追逐。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校书郎,调蓝田尉,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后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卒于柳州任所。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诗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诗风格清峭。存留诗文600余篇。 创作背景

柳宗元这首山水小诗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作品鉴赏: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因此,渔翁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然景色的无


穷变幻便有了共同的时间依据,取得极为和谐的统一。

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这是从夜到拂晓的景象。渔翁是这两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边,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显示着时间的流转。伴随着渔翁的活动,诗人的笔触又自然而然地延及西岩、清湘、楚竹。这两句既设制了一个秀丽悦目的空间画面,又以夜幕初启、晨曦微露这样流动的时间感引出了下面对日出的描述,可以说在时空两方面奠定了全诗活跃而又清逸的基调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这是最见诗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两句描写的是以下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烟销日出,山水顿绿;一方面是渔翁的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

然而,诗人没有遵循这样的生活逻辑来组织诗句,却从自我感受出发,交错展现两种景象,更清晰地表现了发生于自然界的微妙变异。“不见人”这一骤生的感受成为一个标志,划开了日出前后的界限,真实生活中的日出过程得到艺术强化,以一种夸张的节奏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一“绿”字不仅呈现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给人一种动态感。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日出以后,画面更为开阔。此时渔船已进入中流,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悠逸恬淡。

柳宗元在诗文中,曾多次言及他被贬后沉重压抑的心绪,理想抱负和冷酷的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他并非以一颗平静恬淡的心徜徉于山水之间,而是强求宽解,以图寻得慰藉。事实上,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脱,有时候,他因一山一水的遭遇而想及自己的不幸,于是不胜怅惘感慨,有时候他在登陟(zhi第四声)(登陟:登上的意思)跋涉中意有所感,情不自禁地显露出不平和抗争,正因为如此,他更强烈地希求摆脱这种精神的压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302ff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