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两岁读书不是梦》,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两岁读书不是梦
作者:李明海
来源:《师道》2010年第10期
女儿一帆出生后的头几年,我在镇上的教育管理部门工作,办公和居住都在一个院子里,妻子的单位也在旁边,工作生活轻松清闲,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教养孩子上。教孩子认字几乎是从她一出生就开始了,我和妻子共同写教养日记也是从那时就开始,一直写到三岁多孩子上幼儿园为止。
起初,单位一个部队转业的司机,来家里看新生儿的时候,把他们看过的一套叫《零岁方案》的旧书给了我。同时还有一小本书,《两岁读书不是梦》。这本书是日本人编写的,这个书名,有点震撼。自己也是个读书人,当然希望孩子早些读书,两岁?试试吧。
现在有人问起,我都会带点自豪地说,一帆不会说话的时候已经会认字了。这是真的,那时除了积木,似乎没有更多的玩具,就每天写一些简单的汉字卡片,念给她听,让她拿着玩。时间长了,你说一个字,比如“天”,她会从面前零乱的字卡里挑出来递给你,虽然还不会开口说话。 周岁的时候,能说话了,开始认读。把她的名字写得大大地贴在客厅墙上,各个房间都用纸片贴着日常器物的名称,等等。这样到一岁半的时候,已经识字过百。她对认字有很高的积极性,每每我下班回家,都会看见桌上、地板上扔了许多字卡,她会跑过来,拉着我的手,“爸爸,认字”!情绪好的时候能连续认读几十字,但还不会把认识的单字连成词,如“小花狗”,单独能认,放一块让她连读就不行了。
单位上来一帮客人,说笑着拿报纸给她认,她已经很老练了,在报纸上一口气认出了十多个字来。别人把报纸倒过来指给她认,都难不倒她。
不到两岁,一帆成了小镇上的“新闻人物”。她上街,眼睛总是不够用。但凡墙上的标语,人家的对联,店名,各式广告,凡是文字的,她都喜欢,都感兴趣,总能找出认识的字,大声说出来,以此为乐。她能认两百多字这个说法,似乎人人都知道了,尤其是在街上遇到带小孩的,总要问我们是怎么教的?
怎么教的呢,各种书上介绍的,自己摸索总结的,都有。尤其是别人成功的经验,不由你不信。比如瞬间记忆法,把十几个字块很快地在她面前过几遍,只要她当时注意了就行,反复几遍,记忆效果很好。比如先一天晚上做了十几个字块,像“狼”“蝴蝶”“蜜蜂”“燕子”“棍”等等,昨晚只是简单地在眼前过了两回“电影”,次日一早,拿出来,竟能认出一大堆来,给人意外的惊喜。
渐渐地,她能说的语言,她生活中的词汇,都学得差不多了,就教给她童谣,其中有熟字,也有生字,再把其中的生字做成卡片,以旧带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两岁半时她识字量过了300,也会把几个单独的字连起来认,比如“牵牛花”,也能认一些阿拉伯数字跟拼音了。
我们有意识地用规范的丰富的语言跟孩子说话。中秋的傍晚,带着孩子到镇子外边,踏着农人收获后散落道上的软软的稻草漫步,在散发着谷物清香的田野上,在长满野草的乡间小道坐卧,一直到月亮起来,口里喃喃地说着 “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红红的月亮”,“月亮升起来了”等等,你一句,我一句。
晚上,妻子在织毛衣,我闲翻一本刚买的《小说月报》。一帆把一本小人书一页一页地从头翻到尾,那认真细致的劲儿,真像是在“读书”。妻子惊喜地碰一下我,提醒我看——那个时候,识字系列的玩具书,她差不多可以整本地认完了。
又把单位院里十多个小朋友的名字,写在卡片上教她。她很感兴趣,每念一个名字,都要调皮地在后面加一句,“×××,大坏蛋”(因为那些孩子在院子里游戏时老念一首童谣:×××,大坏蛋,偷人家萝卜当子弹)。
从一本书上看到,围棋子是开发小儿智力的不错的工具,就把黑白的棋子找出来,让她从一堆棋子里按颜色分类,教她“黑”“白”两个字的意思。还用黑白子相间,摆出方或圆的图案,教“方”和“圆”的意思。她最喜欢圆形的,说那是“月亮”。
她能扶着墙上下楼梯了。她慢慢地上一级台阶,我就在旁边大声地念一句唐诗,再上一阶,再念一句,有节奏的。她觉得很有趣。次数多了,就有了默契,她每爬上一级台阶,就期待地看着我,等着我的诗句。到后来我念完了上句,她再上一个台阶时就自然地接出了下一句诗。 人类进入了新的千年,那时一帆也快3岁了。认字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她口头上说到哪里,我们就帮她认到哪里,语言跟文字几乎同步出现在她的生活里。而古诗,也试着带她去理解记忆。《零岁方案绘图本》里有《静夜思》,图画上诗人在窗前看月,教她看长胡子的老爷爷,枕头,月亮,云,告诉她“老爷爷睡醒了,看见了月亮,想起了他的家乡”。晚上听录音机里的儿歌和古诗诵读,听到这首诗时,她便叫“爸爸翻书,老爷爷看见月亮了”,赶紧把《零岁方案》拿出来,一起翻到《静夜思》,她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3岁了,在认字和自主读书之间的阶段(并不急着给她看童书,因为这个阶段要发展的方面还很多),我们更享受的是教她说话、思维,有意识地完整地表达,或从单句教到复句。比如,“外婆胳膊摔断了,不能洗衣服,所以妈妈去给外婆洗衣服”。在田野里看着农民收获的画面,说“麦子黄了,农民都在割麦子”。有一次带她在乡村道上骑自行车,她看见池塘里有鸭子,高兴得大叫。我问:“鸭子在哪里?”“在池塘里。”“在池塘里干什么?”“在池塘里看娃娃坐自行车。”可不是嘛,一群鸭子都伸颈冲着她叫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她唱儿歌是对学过的汉字的一个很好的复习方式。暑假里,她午睡醒了,雨不停地下。就在阳台上用吉它教她唱儿歌,《大西瓜》《小小手》《狼》,唱累了,抱着她凭窗看雨,窗外菜园里豇豆架中间有两三个拳头大小的瓜,该不是甜瓜吧?撑伞抱她转到后边园子里,把甜瓜揪下来,洗洗吃,真香!
她能创造性地运用学过的熟悉的字词了。一段时间她对“胖”字很上心。因为劝她吃饭时,我们往往会唠叨些“吃了什么什么才会长胖”之类的话,她说话时也总是不离“胖”字,说“喝开水不胖,喝汤才胖”,“吃方便面不胖,吃饭才胖”等等。我把白天晒过的棉被扔到床上,看着变得蓬松的棉被,她说“被子胖了”。出去看见有人盖房子,旁边有几个小沙堆,我叫她,“来这边玩,这边的沙很厚。”她过来了,也高兴地说“这边的沙很胖”。
一帆3岁半的时候,我们把她送进了幼儿园。回来她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笑话,老师叫一个小朋友认“8”,那个孩子回答说,“葫芦”!她还有意识地拖着腔。我们都笑弯了腰。自然,老师是不用操心教她认字了。
她三年级的时候,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在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小作家》杂志上。她喜欢安房直子、曹文轩的书,是个张爱玲迷,看了不少大部头的东西方名著,在小学毕业前看完了《红楼梦》——这一点令我很惭愧,我从来没看完过这部据说是中国读书人最该看的名著,她把整套书看完后,我没舍得还给图书馆,下决心也要看完,上部看得很细,感觉真好,中部看到一半,期末许多琐事来了,下部几乎没能翻一下,一并还了图书馆。我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图书馆里陈列着的不少分册名著,上部成色最旧,中部次之,而下部几乎是新的。
(作者单位: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2e5497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