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虚词在古典诗词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论虚词在古典诗词中的作用
作者:张斌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年第11期
汉语词类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个大类。汉语语法的系统研究源于虚词,如清代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以及近人杨树达《词诠》等。而对于词类的划分,汉语学界历来众说纷纭。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副词,如朱德熙先生(1982)将副词划入虚词;黄伯荣、廖序东先生(2013)把副詞划入实词。一般认为,实词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据此,我们把副词归入实词,因为副词除了有语法意义,大部分副词还具有词汇意义,故在下文的讨论中,将不再讨论副词在古诗词中所起的作用。现在,需要明确本文所讨论的虚词范围: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虚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实词所不具备的,也是实词不可替代的。由于虚词内部成员众多,这决定其在古诗词中的作用也是复杂多样的。下面笔者从补足音节,实现韵律美、表情达意等方面谈谈虚词在古典诗词中的作用。
一、补足音节——实现韵律美
语言的节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音节型节奏,另一种是音步型节奏。中国古典诗词的节奏类型是第二种,即音步型。那么,何为音步?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汉语的两个音节为一个标准音步,即自然音步。这可以从最自然的语流来检验。如:(柴米)(油盐)(酱醋)(茶);(某某)(某某)(某某)(某单位);(66)(66)(66)(6)。上述结构很自然地得出2+2+2式的韵律结构。这种韵律结构使人们听起来更为和谐优美,这就是韵律美。
中国古典诗歌,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大多追求每句在字数上保持一致。有时实词已经能将意思表达清楚,但为了保持前后句字数相同,诗人便会用虚词填补,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这就是一种追求韵律美的体现。我们不妨把这类虚词叫做“称音助词”。称音助词的使用在《诗经》中尤为明显。以《诗经·小雅》为例: (1)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诗经·小雅·鸿雁》) (2)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3)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诗经·小雅·黄鸟》)
(4)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诗经·小雅·斯干》)
上述四例中“之子于征”中“于”、“载驰载驱”的“载”、“言旋言归”的“言”、“有觉其楹”的“有”都没有实际意义,其作用在于补足四个音节,构成两个标准音步,使诗歌的节奏和谐,从而实现音乐美。
二、表情达意——情感的表达更加立体、丰富
所谓“诗言其志”,诗歌是表达情感最为直接的文学体裁。感悟一首诗的情感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艺术手法等多方面入手。词语的组合艺术也能体现情感的表达。虚词中最能表现说话人语气,传递说话人情感的通常是语气词。语气复杂多样0,一般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等不同类型。在诗词赏析过程中,重视对语气词的分析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如:
(5)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8)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上述例(5)中“矣”和“哉”是语气词,语气词置于句中,对称使用,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不知何时能再归故乡的惆怅。例(6)中语气词“矣”用在句尾,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语气词的使用表现了作者的愁苦。例(7)中“也”表现了作者的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例(8)中的“将”也是语气词,用在动词后,表达了作者思念远人之情。 三、展现结构关系,维护语法的稳固性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子系统,其中语法的稳固性最大。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因而,虚词对维护汉语语法的稳固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虚词,尤其是介词和连词,在诗词中的运用,一方面体现诗(词)句的结构关系,方便读者理解;另一方面,运用了虚词的诗(词)句也维护了汉语语法结构的稳定。如: (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10)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书博山道中壁》)
(1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12)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1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连词和介词在诗词中的运用使得句义清晰,减少了解读的难度,也使得汉语语法(结构)数千年来变化不大。上述例(9)和(10)中“而”和“却”是转折连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转折复句,表转折关系。在现代汉语中,“而”和“却”表转折依然使用。例(11)(12)(13)中的“于”、“与”、“为”是介词。例(11)中“于”表示比较,“于”在古代汉语中表比较十分常见,如“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现代汉语中的差比句的源头,不过今天用“比”,少用“于”,总的来说差别不大。例(12)和(13)的结构较现代汉语而言,几乎没有变化,除了“与”今天可用“给”。由此可见,虚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是语法稳固性的体现,同时也保持了其稳定发展。
以上所述的三个作用有时并非截然分开,语气词的主要作用是表情达意,但同时语气词也能起到补足音节的作用,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兮”为语气词,但不得不说“兮”在这里也起到了凑足音节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于部分古典诗歌名句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对虚词有了更加客观的了解。尽管虚词在诗歌字数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与实词组合后,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或是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或是让情感的表达更加独特、浓烈,等等,因而,在日常阅读和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重对诗歌语言、意象、意境、艺术手法的解读外,还应该注意虚词存在的意义,积极引导学生借助虚词去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进而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对诗歌形成更加全面、立体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2210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2cf08e2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5.html